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4:33:58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佳作賞析袁旭升)1

【佳作賞析】袁旭升:讀劉毛伢《懷念父親》絕句八首

最近,讀劉毛伢《懷念父親》絕句八首,頗有感觸。現将讀後的一些感觸寫出來。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佳作賞析袁旭升)2

劉毛伢

先看一看這八首絕句:

其一

天人一隔五秋冬,每到清明思更濃。

雁去來年猶可見,我哀歸處不相逢。

其二

節到清明思念長,我來祭奠紙和香。

孝心不及墳前草,歲歲枯榮總在旁。

其三

墳前野草已齊肩,父去泉台整十年。

歲歲回鄉寒食祭,凄風苦雨夜連天。

其四

鬥轉星移十二輪,長眠高嶺對河濱。

時聞幼子呼阿爸,惜我無從喊父親。

其五

歲歲年年又重陽,幾隻歸鴻落北塘。

壟上何尋父耕影?西風黃菊滿山岡。

其六(新韻)

今我歸來父未歸,萋萋麥地已成堆。

一壺熱酒無人飲,心共香灰寸寸悲。

其七(新韻)

野花小草總相随,靜卧高岡永不歸。

生子終究無用處,晚來隻見暮雲飛。

其八(新韻)

清明時序又輪回,今歲遇瘟人更悲。

遙想空山丘拱處,落花獨自雨中飛。

首先,我感覺,詩人是個孝子。我估計,父親去世之後,他可能每年都要回鄉祭掃,然後,作詩以志——“五秋冬”寫,“整十年”寫,“十二輪”又寫。十數年間,先後寫了八首,持續地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如此這般,豈非孝子?

其次,感情非常真摯、纏綿。“每到清明思更濃”,“雁去來年猶可見,我哀歸處不相逢”,首首皆有類似句子,讀來令人淚目。

再次,善寓情于景。其特點是末句寫景,如“凄風苦雨夜連天”、“西風黃菊滿山岡”、“晚來隻見暮雲飛”、“落花獨自雨中飛”等。這些,看是景語,實為情語。這,不禁使我想起了王勃的《山中》:“長江悲已滞,萬裡念将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是以景寫情的高手,詩人劉毛伢亦得個中精髓。

第四,善對比。“時聞幼子呼阿爸,惜我無從喊父親”,這是“長與幼之比”;“孝心不及墳前草,歲歲枯榮總在旁”,這是“我與物之比“;“一壺熱酒無人飲,心共香灰寸寸悲”,這是“今與昔之比”。諸如此類,感染力極強。

第五,文字非常流暢。讀這八首,毫無滞澀之感,從而使人愉悅。順便說一下,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一遇“佶屈聱牙”的文字,隻看幾行,就要“回頭是岸”了。而詩人劉毛伢的詩,則總能吸引我饒有興趣地讀下去。

臨末,“畫蛇添足”一下:詩,可否留個寫作日期,以飨讀者?還有,“我哀歸處不相逢”這一句,不知還有沒有再酌的可能?例如,“我歸桑梓不相逢”?如此,或更意味深長?

(2021年11月25日)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佳作賞析袁旭升)3

袁旭升

評者簡介

袁旭升,網名蘇武雲水,江蘇常州齊粱故裡孟河鎮人,大學本科畢業,空軍政治學院1985屆優異學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詩刊子曰詩社社員。正團職、空軍上校轉業,上海市紀委監察局正處職退休。喜讀書、寫作、書法、旅遊。性格豪爽,文如其人。尚性靈說,尚今韻。1972年以來作格律詩詞曲聯500餘首(支、副),202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其詩集《雲水集》。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佳作賞析袁旭升)4

袁旭升

作者簡介

劉毛伢,安徽懷甯人,曾就讀于天津南開大學、上海複旦大學,于1995年獲得複旦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先後擔任過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局長等職務,現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普陀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等。個人詩詞集《廬中有月》于2019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正式付梓發行。并在《中華詩詞》《中華辭賦》《北京詩詞》《長白山詩詞》《當代詩詞》《詩詞報》《上海詩詞》《陝西詩詞》《昆侖詩詞》《貴州詩聯》《湖北詩詞》《心潮詩詞》《東坡赤壁詩詞》《長江日報》《煙台詩詞》《青島詩刊》《山西詩人》《老人世界》《中華詩教》《浙江詩聯》《紅葉》《金秋》《秦風》等多家刊物上發表詩詞作品400多首。

七絕贈父詩寫作背景(佳作賞析袁旭升)5

劉毛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