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

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20:48:17

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中國自古就有“基建狂魔”的稱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詹天佑耗資693萬修建人字形鐵路)1

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

中國自古就有“基建狂魔”的稱号。

秦始皇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搞了長城、都江堰、秦直道、阿房宮、鄭國渠、五尺道、秦始皇陵等七大工程。尤其是長城和都江堰,前者至今都被世人所驚歎,後者更是扛住了汶川大地震。堪稱奇迹。

不僅如此,此後的曆朝曆代都是如此,都在基建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讓周邊的國家無比驚奇,紛紛派遣使者和學子來中原王朝學習。

不過時間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大清朝又沒有進行很好地轉型,不僅使得國家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也讓國家的基建水平按下了暫停鍵。

好在一大批具有新式思維的能人崛起,比如詹天佑,他興建鐵路,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尤其是他耗資693萬兩白銀修建的人字形鐵路,更是讓世界刮目相看。

那麼人字形鐵路有何用,為何詹天佑要大費周章,浪費許多路程來修建這樣的鐵路?

總工程師

詹天佑,廣東人,1861年出生于一個商賈世家。

在雄厚的家庭背景之下,他成為了最早一批出國留學的中國學子。

1873年,12歲的詹天佑進入了美國的一所小學,之後一直接受西方教育,最終考入了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

按理說,12歲就離開了家鄉,對家鄉的情懷應該并不深刻。但其父母卻告訴他,報效祖國,才是一個男人一生的追求。

畢業之後,他帶着這份追求回到祖國,先是擔任教師,然後等待機會報效祖國。

當時的清政府興起洋務運動,作為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才生,詹天佑很快就進入了執政者的視線。

其實清政府的執政者知道國外先進的鐵路,非常地羨慕,也想在國内修建鐵路,詹天佑的到來,無疑讓執政者燃起了希望。于是詹天佑就成為了中國的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錦州鐵路,之後又修建京張鐵路。

但當時國内要啥沒啥,尤其是他所學的主要是道路方面的專業,對于鐵路方面,他還需要更多地學習。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問題,錦州鐵路還好,道路都很平坦,并沒有太大的難題。

可京張鐵路則非常困難,尤其是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座山嶺的隧道問題,以及崎岖山路帶來的大坡度問題,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很難完成鐵路的鋪設。

所以英日法三國的專家修建時,都因為難度太大,最終都選擇了放棄。

既然困難,那麼為何執着于修建京張鐵路呢。

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是由北京到張家口的一段鐵路。從距離上來看,兩地相隔将近200公裡,在有高速的情況下,駕車需要2個多小時的路程。

而張家口在當時,更是西方進入中國的一條捷徑,也是一道重要的防線。

一旦國家遇到危難,這條鐵路就可以在短時間内迅速組織兵力,并形成周邊省市以及地區聯動的局面。

即便是放到現在,這條鐵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今年的冬奧會,京張鐵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兩地的路程最快1小時就可以到達。

甚至有人身在張家口,但每天都是依靠這趟列車上下班。這絕對不是吹牛,按照今日中國的高鐵速度,很輕松就能實現。

其實外國人早就發現了這條鐵路的重要性,得知清政府想要修建鐵路的時候,第一時間給出了京張鐵路的修建方案,并且各國都在争奪修建的授權。

皇帝心裡明白,外國人如此積極地争搶,無非是想把這條鐵路的話語權捏在手裡。這樣就可以控制中國的鐵路權,從而達到牽制,甚至是侵略的意圖。

可慈禧太後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就讓這些外國專家修鐵路。

可這些外國專家都無法攻克修建難題,最終放棄。

天才的構想

外國的頂尖專家都無法克服的問題,那麼詹天佑該怎麼辦?

詹天佑先研究地圖,随後進行大量的實地考察,發現了兩大難題。

第一是隧道難開。

衆所周知,兩地之間有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座山嶺,想要修建最快捷的鐵路,就必須在這兩座山嶺上打通隧道。

第二是火車的爬坡。

在一些無需開鑿隧道的山路,就會遇到坡度大的問題,如果按照正常的方法鋪設鐵軌,那麼火車在大坡度的地方,就很容易因速度過快而出軌。

這兩個困難使得英日法三國都望而卻步。當中國工程師開始修建鐵路的時候,外國人都在等着看笑話。

對于第一個難題,主要是因為當時沒有合适的開山機、抽水機以及通風機等設備。尤其是抽水和通風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分分鐘就可以要人命。

詹天佑苦思又想,終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讓人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然後讓人在山體的兩頭往中間的豎井開鑿,這樣不僅縮短了一半的施工時間,而且用不到先進的開山機,至于抽水和通風機,那更是省下來了。

這個方法就是著名的“豎井開鑿法”。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那麼第二個問題怎麼辦?

不得不說,任何問題在天才的面前,都不是問題。

他經常思考,人在下坡的時候是靠兩條腿的相互支撐來解決慣性推力的問題。那麼火車軌道是否也可以設計成人的兩條腿,那樣不就可以減緩坡度帶來的慣性推力嗎?

具體實施起來其實非常簡單。

從地圖上來看,八達嶺至三堡的這段山路,是一個又長且坡度又大的道路。所以火車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直到最後完全控制不了。

可是在兩點中間,有一個三岔路可通往青龍橋。

如果當火車行駛到兩點之間,火車以大弧度拐彎,然後駛入青龍橋的平坦之地。

随後将車尾改成車頭,再從青龍橋返回并大弧度的拐彎向下行駛到三堡,雖然繞點路,但卻可以完美解決坡度的問題。

最終,詹天佑用了693萬兩白銀,比預計節省了30萬兩白銀,就将這條鐵路修好。

通車之後,和他設想的一樣,車速一直都在控制之中。

誰能想到,116年前,在中國鐵路事業相當于白紙一張的情況下,詹天佑可以解決連外國頂尖工程師都無法解決的困難,修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鐵路。

不僅如此,他發明的兩項技術被外國鐵路專家學習和引用,直到如今仍在使用。

中國思想

中國人自古就善于思考,善于解決問題。無論是從神話傳說,還是民間智慧,都是在思考如何對抗大自然,如何探索未知。

天漏了,女娲去補。太陽多了,後羿去射。洪災泛濫,大禹治水。大山擋道,愚公移山。

這樣的韌勁和拼搏精神的故事太多太多,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前進。

或者說,這樣的拼搏精神,早已印刻在了中國人的骨血之中,不然5000多年的文明如何傳承至今?

沒錯,這就是“中國思想”,永不言敗,永遠探索。

當然,這裡面的東西太深奧,值得我們永遠地學習和傳承。

參考資料:《清史稿》、《詹天佑評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