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時閑聊時,對某個官宦或者富豪表示不屑時,往往會“呸”一口:“窮腚啥(冀南片方言,意為得瑟、裝腔作勢、顯擺,貶意),往上查三輩都一樣是鋤地的”,或者是位置顯赫的人表示謙遜時這麼說:“我沒啥,往前查三代也都是農村人”。意思就是咱們長輩都是窮苦出身,當時的情況都差不多,是一樣的起跑線,都是老老實實、本本份份的莊稼人。
那麼,現在随着社會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分工的越來越複雜,真正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辛勤耕多的又有多少呢?有多少人還記得莊稼活怎麼侍弄?估計很多人怕已經忘了這些賴以生存之技了吧。
下面咱們聊聊如果有一塊地,不依靠現代機械,看需要經過哪些程序,才能讓它長出莊稼并且豐收。
這一塊地目前的狀态是上季農作物收割完畢後的“白地”,如果想繼續種植莊稼就需要把它弄松軟,才能種上種子。所以,第一步就得要“耕地”。耕地用的工具最簡單的用是鐵鍁,一鐵一鍁地把土壤掘開翻轉。這個工作很辛苦但效率還不高,所以後來勞動人民就發明了犁,窮人用人力拉,家境好點的有牲口的就用牲口拉,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犁
土壤被鍁或者犁翻開後,往往土塊大大小小的不平整,就需要把它弄平後才能播種,這一步驟叫做“耙地”。人工用鐵耙子,鐵耙子一般為9齒,影視作品上“二師兄”是拿它當兵器來用的,前頭較沉,可以掄起它把土塊打碎,再來回摟平就起到了平整土地的效果了。如果有了畜力,就可以用“耙”這個農具了,弄個長方形木框,上釘幾根粗長的鐵齒就是“耙”了,前邊用牲口拉,人站在耙上,耙齒既能破碎土塊,又可挂住莊稼茬和雜草。
耙
整平了地,下一步就要“播種”了。估計播種時最原始的就是人工手撒了。咱們這裡要說的是用一種叫做“耧”的工具,人力或者畜力都可牽引。耧最上部是個鬥,用于裝糧種,下接三個中空的齒,中間是播種的通道,可以實現邊開溝邊播種。用耧播種的要點就是一定要搖耧搖均勻,避免播種量不一,莊稼長出來就會有稀有密,影響産量。有“稀三籮、密三籮,不稀不密收九籮”之說,意思是播種不均勻造成的有稀有密隻會收三籮,而播種均勻的則能收九籮(意為多)。
耧
耧完播種好了,就需要“砘地”,目的是按照播種的印迹,把播下的種子與土壤壓實,使種子與土壤接觸便于發芽。砘地的工具是“砘”,用一根木軸裝三個石頭轱辘,人力、畜人拉動。
砘
到這個時候,種子算是播下了,但想收到糧食,還遠未結束。播完種要施肥、澆水。施肥除了播種前施底肥之外,還要适時追肥,保證莊稼生長需要。澆水則需要多次,以小麥為例,整個生長期需要在播種後澆一次外,越冬、返清、灌漿時都要澆水。在春夏季特别是夏季還要加強土地的鋤草,避免草與莊稼争肥,保水保肥,“鋤頭底下出黃金”,遍數越多,增産效果越明顯。
鋤
待莊稼成熟了,還需要收割、打場等工續,最後才是顆粒歸倉,成為自家的勝利果實。這期間的各種天氣、蟲災什麼的就不多說了。如果想讓糧食變成食物,則還需要碾、磨等工序,再經過廚房加工,才能端上餐桌。
打場
莊稼從播種到能吃到我們嘴裡,經曆了這麼多的工序,多少人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我們又怎麼能有理由去浪費糧食呢。讓咱們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再品味唐代李紳的這首詩《憫農》吧,相信會有不同的體驗的和感覺的: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