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8:18:12

今年期末,在天津大學校園裡,大家再也看不到那個悄悄到設計教室看圖的老先生了。

以往,在天大的朋友圈,總能看見這位溫和的老先生。有時是他坐在敬業湖邊的背影,配文“彭爺爺親自監工”,這是他在看求是亭的複建。有時是他大步流星走向建築北館的身影,仿佛要沖進教室帶學生去測繪。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彭一剛,被譽為“培養大師的大師”。他培養的研究生中,有兩位院士、五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在學生眼中,他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設計圖稍稍被他改上幾筆,馬上熠熠生輝;他近90歲時畫的設計手稿堪稱藝術品……

2022年10月23日,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彭一剛在天津逝世,享年90歲。大師已去,但在天大校園裡,那些由他設計的标志性建築仍将陪伴一代又一代學子成長成才。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天大校園裡那位培養大師的大師)1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彭一剛。學校供圖

著作影響幾代建築學人

彭一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屆天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系學生。那時,天津大學正熱火朝天地進行七裡台校區的建設,彭一剛等幾位業務能力強的學生被挑選參加建設。天津大學第九教學樓,這棟恢弘建築中央部分的屋頂就是由他設計的。

1953年,從天津大學土木建築系建築學專業畢業後,彭一剛留校任教,此後一直奮鬥在教育一線。他一生也緻力于建築美學及建築創作理論研究與實踐,是傑出的建築理論家,曾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多部著作榮獲國家級圖書大獎,其中《建築空間組合論》《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等著作在國内外建築界産生了廣泛影響。

“可以說我們這幾代建築學人都是受他的著作影響,進入這一領域學習的。”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宋昆回憶道。因為喜歡畫畫,高考時宋昆希望報考與繪畫有關的專業,恰逢一位親戚從事建築領域的工作,就送給他一本彭一剛先生的《建築空間組合論》。“翻開這本書,都是他手繪的圖紙,非常精緻,當時歎服于先生手繪的功力,決定報考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天大校園裡那位培養大師的大師)2

彭一剛和學生們交流。 學校供圖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馮剛是彭一剛的博士研究生。提到《建築空間組合論》《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等著作,馮剛感歎道,這些是中國建築學界最經典的讀物,至今影響巨大,自己有幸見到這些著作的手稿,“每一筆、每張草圖,都是先生親筆手繪制的,一張畫細緻到每一棵草……當你看到這些,就能感受到先生作為一代宗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超凡素質。”馮剛說道。

年近九十仍手繪設計圖紙

2021年11月20日,一條“準‘90後’院士的設計手稿堪稱藝術品”的微博沖上熱搜。這位準“90後”院士就是彭一剛。年近鲐背,他仍手繪設計圖紙。建築學院的老師無意中把他畫圖的照片和手繪圖發到朋友圈,沒想到就沖上了熱搜。

記者從天津大學了解到,那四張手繪圖是天大新校區太雷廣場的景觀設計初樣。其中一張帶人像的雕塑是老先生僅用兩個小時就畫完的,可見功底深厚。

這份手繪功力他也傳給了自己的學生。

“學生對他是又怕又敬又喜歡”。因為彭一剛在對學生嚴格的同時,會親手幫學生修改圖紙, “我們這叫‘手頭功夫’,彭先生的手繪功力被我們稱作‘化腐朽為神奇’,圖稍稍被他改上幾筆,馬上熠熠生輝,所以學生們都希望他能在自己的圖上改上兩筆。”宋昆回憶道。

耄耋之年仍帶着弟子實地考察,白發蒼蒼依然堅持手繪設計。“不論他主持的設計項目還是指導學生做的設計,他都親力親為,畫好每一張圖,這也是他積累了那麼多手繪作品的原因。”宋昆說。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天大校園裡那位培養大師的大師)3

彭一剛滿頭銀發仍堅持在建築工地一線。 受訪者供圖

在教學中極為嚴格的彭一剛,在生活中對學生如家人一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師生聚餐還不時興下館子,飯菜都是學生在先生家做,然後找教室一起吃。”回憶起和先生相處的時光,宋昆依然覺得非常溫馨。

“那時候非常有意思,不管學術上有多麼嚴謹,生活上他是非常有親和力的老人。有的學生家在外地,家庭條件一般,逢年過節的時候,先生都會邀請學生們到他家吃飯。”宋昆回憶道。

最滿意的作品是學生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高峰是彭一剛的博士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後,他負責學校基本建設的工作,也因此和彭先生有很多交集。去年,彭一剛設計建設天大新校區的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張太雷雕像時,高峰随已經89歲高齡的老先生在天津和北京之間奔波四五次,就為了做出最完美的作品。

“老人細緻到什麼程度呢?就拿天津大學的創立者盛宣懷的雕塑來說。從官服到座椅,彭先生親自跑到故宮,對于同級别的官員的衣服、帽子,清式家具,進行過詳細的調研。”高峰感歎道,天津大學新、老校區的地标式建築、雕塑均傾注了老人的心血,他在用自己的行動熱愛着這所學校,也盡全力提攜自己的學生,“彭先生對創作的嚴謹态度和為人處世的風格,也讓我們受到熏陶和洗禮。”高峰說道。

學生是彭一剛最滿意的作品。

長期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彭一剛先後培養博士、碩士60餘名,為我國建築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2006年他榮獲中國建築教育獎。他培養的研究生中,有兩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國科學院院士段進;五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崔愷、段進、周恺、李興鋼和張鵬舉。

在2007年獲評的全球十大華人青年建築師中,天津大學獨占五席。2008年奧運會,天津大學校友在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中“會師”,崔愷(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奧運項目總指揮)、李興鋼(國家體育場——“鳥巢”中方設計主持人)、趙小鈞(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中方總設計師)等十餘位領軍人物均為天津大學畢業生。

從小培養的大師都有哪些(天大校園裡那位培養大師的大師)4

彭一剛一直堅持親手繪稿,技藝精湛。 學校供圖

每年五六月份,是天津大學建築學院交設計大作業、評圖的忙碌季,教室外的牆壁上挂滿了學生設計圖,走廊裡長凳、長桌也被征用做展台,設計模型一字排開。這時,學生們總能看到這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在圖紙和模型前駐足、思考、品評。如今,這一畫面将永遠定格在師生們的記憶中。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柳寶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