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麼需要有保護色或者警戒色呢?
這得從動物在自然界的處境說起。
一般來說,絕大部分動物在自然界中處于一種相當危險的境地。
它們必須時刻警惕和防備,以免被捕食者吃掉。
比如貓頭鷹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蜘蛛,蜘蛛吃螞蚱;
再比如我們熟悉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還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這些動物為了減少被捕食的幾率,
從物理、化學、形态和色彩等方面進化出了多種策略。
有防禦策略,隐蔽策略,還有恐吓策略,等等。
比如烏龜烏龜的硬殼就是典型的物理防禦。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保護色?
保護色是指動物體表的顔色為與周圍環境相似,不易被天敵發現,起到隐蔽和保護的作用。
下面這些有保護色的動物你能認出幾個?
什麼是警戒色?
警戒色指與背景形成鮮明對照的體色,具有鮮豔色彩和斑紋,用于警告天敵自己可能有劇毒或惡臭,不要輕易靠近。
一般警戒牌或警告牌常用紅 黃 白 黑來表示警戒。
警戒牌的配色靈感可能來源于動物,下面我們看看動物有哪些典型的警戒色:
典型的警戒色:紅 黑
典型的警戒色:紅 黃
典型的警戒色:黑 黃
典型的警戒色:紅 黃 黑
典型的警戒色:黑 白
典型的警戒色:橙 白 黑
典型的警戒色:藍 黑
典型的警戒色:藍 黑 黃
典型的警戒色:紅 黑 藍 黃
因此,了解警戒色不但有趣,還很有用。我們在野外如果看到有警戒色的動物最好不要去抓,保護好自己。
☆昆蟲趣味科普,探索奇幻世界。喜歡請點贊和關注吧,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