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而言,六味地黃的家族還有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桂附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麥味地黃丸、金匮腎氣丸7種常用藥品,名稱類似,成分不同,功效各有不同。
一、選用桂附地黃丸和金匮腎氣丸時尤為謹慎,因為此兩種藥物中均含有附子。 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子根,雖是一味治重症的良藥,但其味辛、甘,性大熱;有毒!
二、談起地黃丸家族,“金匮”腎氣丸實屬六味地黃家族中的大家長,六味地黃丸乃是由宋·錢乙在漢·張仲景《金匮要略》一書中記載的“腎氣丸”化裁而來,由于六味地黃丸使用寬泛,多為人熟知,所以說起地黃丸,首先想起六味地黃丸了。
三、後世醫家使用“加法”,發明了知柏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 其中,明目地黃丸乃是“集大成者”。明目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枸杞子 菊花+當歸 白芍+石決明 蒺藜=杞菊地黃丸 當歸,白芍+石決明 蒺藜。 注意:金匮腎氣丸≠“金匮”腎氣丸。
地黃丸家族的詳細功效成分如下:
四、按照功效将桂附地黃丸、金匮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等分為溫陽,滋陰,補肝腎之類别。
1、溫補腎陽劑
金匮腎氣丸≠桂附地黃丸 金匮腎氣丸和桂附地黃丸都屬于“溫陽劑”,因組方不同,功能主治有差異。
金匮腎氣丸
用于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桂附地黃丸
用于腎陽不足,腰膝痿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
2、滋補腎陰
六味地黃丸
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知柏地黃丸
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幹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麥味地黃丸
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幹,眩暈耳鳴,腰膝酸軟。
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為滋陰降火的藥對,更适用于陰虛火旺證。虛寒性病證患者不适用,其表現為怕冷,手足涼,喜熱飲。
麥味地黃丸:麥冬善于養肺陰,五味子善于斂肺滋腎,适用于肺腎陰虛的咳嗽氣喘、咳吐痰血等肺腎陰虛證
3、滋補肝腎劑
歸芍地黃丸
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幹,午後潮熱,腰腿痠
痛,足跟疼痛。
杞菊地黃丸
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明目地黃丸
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杞菊地黃丸: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平抑肝陽,二藥皆入肝經,都能明目,更适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歸芍地黃丸:當歸、白芍均為補血調經要藥,對于肝腎陰血虧虛或肝血虛而緻月經不調尤為适宜。
明目地黃丸:蒺藜、石決明平肝明目,與杞菊地黃丸相比,更适用于肝腎陰血虧虛之目疾。
如有選擇仍建議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