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礦泉水不宜燒開喝嗎

礦泉水不宜燒開喝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1:36:52

通常情況,礦泉水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态在天然波動範圍内的相對穩定。礦泉水是在地層深部循環形成的,含有國家标準規定的礦物質及限定指标。

礦泉水是地下水流經了含有某些特征組分的岩層,在特定的地球化學環境、水動力條件下,通過在地下深處岩層運移,長期與圍岩接觸,經溶濾作用、陰陽離子交換吸附、生物地球化學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學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組分進入地下水,等富集到一定的濃度時就形成了各種類型的礦泉水。

礦泉水國家标準中規定: 有九項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鋅、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矽酸、遊離二氧化碳和溶解性總固體。

合格的礦泉水,必須有一項或多項達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為(單位:mg/L):锂、鋅、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矽酸≥25,遊離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總固體≥1000。

飲用礦泉水時,應以不燒開、冷飲或稍加溫為宜,不建議煮沸飲用。為啥呢?

原因是礦泉水一般含鈣、鎂較多,有一定硬度,常溫下鈣、鎂呈離子狀态,極易被人體所吸收,起到很好的補鈣作用。如若煮沸時鈣、鎂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這樣既丢失了鈣、鎂,還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适,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溫度40℃~50℃飲用。

衆所周知,水是有硬度的。而水的硬度主要是由鈣、鎂離子形成的,并且按其所含可溶性鹽類組成可以分為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兩類,水在加沸時有白色沉澱析出,沉于水底的是水的鈣、鎂離子,碳酸鹽和重碳酸鹽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鎂、碳酸鈣,這就是“水垢”。

水垢主要成分為鈣、鎂離子是人體必需元素,不影響健康。《GB8537-2018飲用天然泉水國家标準》“感官要求”中,特别規定肉眼可見物允許有少量的天然礦物鹽沉澱,就是指的上述現象。碳酸鈣是人體的重要鈣源之一,其人體内的留存率達34%,高于其它鈣劑,是價廉物美的補鈣劑。

原水硬度在150mg/L以上的地區,礦泉水經加熱煮沸後會有此現象發生,且硬度越高越明顯。水質專家認為:飲用硬度在100—450毫克/升的水,是最有利于人體健康的。

礦泉水不宜燒開喝嗎(礦泉水需要燒開喝嗎)1

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溫度40℃~50℃飲用。

如果确實需要熱水,那煮沸後的礦泉水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隻是會流失一部分營養罷了。并且不同種類的礦泉水加熱後的情況也不一樣,營養流失視水質而定,有的礦泉水同樣适宜煮沸飲用。

不過礦泉水雖然不适宜煮沸,但冰凍後的礦泉水除了外觀差一些外,與平常并無兩樣。

桶裝礦泉水最好也不要燒開飲用,因為燒開後生成水垢,不僅影響口感,也容易造成飲水機中的二次污染,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