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是給寶寶做輔食最常用的食材,不過,你吃了這麼多年的雞蛋,還真的不一定給寶寶吃對了!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關于吃雞蛋這件事的幾個誤區,整明白了,給寶寶吃的更放心!
誤區一:第一口輔食就給寶寶吃雞蛋黃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你是不是把雞蛋黃作為了首選呢?
從營養學上來說,雞蛋營養豐富全面,确實不錯,不過還真不能成為寶寶第一口輔食的最佳選擇。
中國營養學會頒布的《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第2條明确指出:從富含鐵的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就是說,剛給寶寶添加的輔食須是含鐵量高的食物。
雞蛋黃含鐵量為6.5mg/100g,聽起來也不低。不過很可惜的是,蛋黃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僅3%,遠遠低于肉類所含血紅素鐵的吸收率(血紅素鐵的吸收率為20%以上)。
所以,寶寶的第一口輔食真不是蛋黃,推薦選擇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肝泥等。
誤區二:1歲前寶寶不能吃蛋清
有人說,寶寶太小不能吃蛋清,不容易消化,容易拉肚子;也有人說,雞蛋的營養全在蛋黃李,所以寶寶不用吃蛋清隻吃蛋黃就好。
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明确的科學依據。
至于為什麼有些寶寶吃了蛋清拉肚子,那有可能是寶寶對雞蛋蛋白過敏。我們隻須先少量增加蛋黃,确定寶寶沒有過敏反應,并能良好地适應蛋黃後,再讓寶寶蛋白蛋黃一起食用。
而且,蛋白中幾乎包含雞蛋全部的優質蛋白,所以,蛋白蛋黃一起給寶寶食用,營養價值更高。
誤區三:雞蛋煮着吃最好
衆所周知,雞蛋的做法多種多樣,煎炒烹炸,各有千秋。但是,大部分人有這樣的認識:白水煮蛋,過程簡單,營養保留的最好。
其實,不管哪種烹饪方法,如果烹饪不當都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
就拿公認的最佳烹饪方法,白水煮蛋來說,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分凝固,依然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
總體來說,不管是白水煮蛋,還是煎蛋、炒蛋、蒸蛋,營養價值都差不多。對于添加輔食時間較短的寶寶來說,蛋羹是最佳選擇。
誤區四:溏心蛋更營養
老一輩的人說,溏心蛋比全熟的蛋更營養,這個謊言不知道騙過幾代人。
從營養上來說,溏心蛋和全熟蛋平分秋色;從消化上來說,全熟蛋更有利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從安全上來說,溏心蛋的風險可就太高了。
溏心蛋的蛋黃呈半液體狀,說明還是半熟的,根本達不到能殺菌的溫度。如若不幸碰上了被細菌感染的雞蛋,那對寶寶的危害可就大了。
有新聞報道,台灣一對父母用生蛋液涮肉給2歲的雙胞胎孩子吃,導緻孩子感染沙門氏杆菌,引發敗血症。
還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天天一個溏心蛋,有天突然暈倒,送到醫院一檢查,同樣是沙門氏菌引發的敗血症。
誤區五:土雞蛋營養更好
土雞蛋,俗稱笨雞蛋,是指散養,以蟲子、野菜為食物的雞生的蛋。
很多人都覺得土雞生活環境淳樸,生的蛋也比飼養場裡用飼料喂的雞生的蛋更營養,吃了更健康。
很遺憾,通過有關檢測數據顯示,并不是這樣的。
不管是土雞生的蛋還是飼養場雞生的蛋,其營養成分和含量基本一緻,沒啥明顯的區分。
也有人說,土雞蛋的口感更好。關于口感這件事,我覺得你說了算。
誤區六:蛋殼顔色越紅越營養
民間流傳,紅皮蛋,紅潤潤的那是因為它的營養更高,比白皮蛋營養多了。
講真,紅皮蛋,白皮蛋,都是蛋,營養價值一樣。
那為什麼有的雞蛋紅一些,有的雞蛋白一些呢?主要是跟雞的品種,也就是基因有關。就像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一樣,皮膚的顔色是基因決定的。
所以雞蛋的營養價值跟顔色沒啥關系,吃雞蛋不帶顔色歧視。
誤區七:感冒、發燒不能吃雞蛋
這應該是吃雞蛋這件事上最大的謊言。
老一輩人說,雞蛋是“發物”,感冒、發燒等生病的時候一定要禁食,否則,影響身體康複。
然而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發物”一詞是壓根就不存在的。
寶寶在生病的時候,更是要保證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而雞蛋中的蛋白就是優質蛋白,并且相比于肉類,雞蛋中的蛋白等營養成分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因此,寶寶感冒、發燒了,隻要胃口不錯,吃雞蛋沒有任何問題。
誤區八:雞蛋有營養,吃得越多越健康
營養再好的食物,都不可能是吃得越多越好,雞蛋也一樣。
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建議,7~24月齡寶寶每天攝入的雞蛋量為15-50g,也就是一個雞蛋的量。
如果過量給寶寶食用雞蛋,很容易造成寶寶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症狀,反而不利于寶寶的身體健康。
因此,食用任何食物都需要适量,平衡飲食結構,才能讓寶寶成長得更好。
講到這裡,關于給寶寶吃蛋的問題就弄明白了,用輕松的心态去給寶寶食用雞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