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0 23:52:51

10月23日,丹麥羽毛球公開賽迎來了決賽日,中國隊在全部10個決賽席位中占據6席,成為毫無疑問的最大赢家——混雙、女單包括冠亞軍,女雙、男單也殺入了決賽。不過,對于絕大多數中國球迷來說,此次丹麥公開賽印象最深刻的,也許并不僅僅是中國隊的出色,而更多的是1/8決賽鄭思維/黃雅瓊對陣丹麥組合時,竟然被發球裁判判罰9次發球違例——三奪世錦賽冠軍的雅思組合竟然在一場比賽中被判了如此之多的發球違例,不僅是兩人職業生涯之最,同時也堪稱世界之最!正因為如此荒唐并令人難以置信,不僅雅思的教練楊明現場便提出了抗議,而且中國羽毛球協會也罕見地向世界羽聯提交了書面申訴,明确要求立即停止這名發球裁判及當值主裁以任何形式執裁中國隊的比賽,同時還要求對這兩名裁判的執裁進行回顧、評估和審查,并調查兩人是否參與操縱這場比賽。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雅思賽場9次被黑)1

扛着壓力進決賽,提氣!

發球判罰,實是“規則黑洞”

時至今日,中國羽協的申訴提交已達3日,但仍未見世界羽聯任何公開的回應。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此事也将大概率以“内部處理”的方式“解決”。即,兩名裁判不會再執裁中國隊的比賽,但同時世界羽聯也不會有任何的調查結果出來。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首先,發球判罰本來就是當今羽毛球比賽的“規則黑洞”,球員的發球究竟是否違例,發球裁判有着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權”,即便是回放錄像,也很容易便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尴尬之中。其次,本次超出常規的判罰發生在國際球員與東道主球員比賽之間,組委會自然會本能地偏袒“維護了本土球員”的一方,即裁判方。此外,還有一個現實不能忽視,那就是如今世界羽毛球的實權掌握在丹麥人手裡,世界羽聯的主席、秘書長等都來自丹麥,同樣很難想象世界羽聯會“打擊”幫助了丹麥運動員的裁判。更何況,既然說發球判罰是“規則黑洞”,便意味着除非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否則問題不可能輕易解決。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雅思賽場9次被黑)2

發球違例,一道世界難題!

翻開羽毛球的競賽規則,我們可以發現,關于“合法發球”,其中有這樣兩句描述:“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于發球員的腰部;擊球瞬間,球拍杆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拍頭明顯低于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是不是看完後還有些“雲裡霧裡”?沒錯,普通人看完後依然不明所以,那就對了。事實上,即便是專業人士,在對“發球員的腰部”的判斷上,也很容易出偏差。與此同時,拍頭低于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并不難判斷,但如果有人跟你較真“不是明顯低于”,可能你也隻能“幹瞪眼”了。為此,有人建議在發球環節引進機器判斷,但世界羽聯一直沒有同意,因為在世界羽聯看來,這樣很容易導緻接球運動員故意濫用“機器判斷”,從而破壞了比賽的連續性及公正性。客觀地說,也确實存在這種可能性。比如說,某個球接球方沒接好,于是他便可能動用“機器判斷”這一規則,即便改變不了結果,也有可能破壞了對方比賽的節奏,對于直播體驗更是一個巨大的影響。所以,在一個“一目了然的判斷方法”出現之前,發球規則的這個“黑洞”估計仍将存在并繼續下去。

司線判罰,曾經的“規則黑洞”

翻開羽毛球運動的曆史,我們可以發現,發球其實并非羽毛球運動最大的“規則黑洞”,司線判罰才是最要命的。衆所周知,羽毛球比賽的裁判由三個部分構成:裁判員、發球裁判及司線裁判。按照普通人的理解,裁判員應是“最厲害”的,但實際上,這個崗位甚至是最沒有“話語權”的——司線裁判可以判球是否出界,發球裁判可以判發球是否違例,而裁判員隻有記分及執行的份,即便他對司線裁判或發球裁判的判罰明顯不認同,他也隻能按照對方的判罰辦,并不能直接改變對方的判罰。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雅思賽場9次被黑)3

前羽聯主席:改革難!

因為上述“遊戲規則”,所以曾經在羽毛球賽場上最影響比賽結果的,就是司線裁判。因為隻要司線一句“in”或“out”,運動員的得或失便已經被決定了。也正因為如此,“司線腐敗”曾經是羽毛球的公害。因為相對于裁判員及發球裁判,司線裁判好多時候都是由賽事當地組織的,有時司線裁判甚至隻是普通人,并非專業的羽毛球裁判,經過簡單的培訓,便已經堂而皇之地上場執裁了。如此背景之下,司線裁判亂判一度是羽毛球比賽的“風景線”。面對如此亂象,大約是在1998年,筆者曾詢問時任國際羽聯主席呂聖榮:為什麼不考慮引進鷹眼之類的技術呢?得到的回答是:國際羽聯的執委很多來自歐洲,在他們看來,誤判也是體育比賽的一個部分,甚至是一種魅力,所以國際羽聯推不動這項改革。

因為國際羽聯無法推動改革,于是鬧劇便接連上演,2002年釜山亞運會的羽毛球男團決賽,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案例。比賽當時在東道主韓國隊與當年的湯姆斯杯冠軍印尼隊之間進行,首場比賽便是韓國的孫升模對印尼的陶菲克。結果來自韓國的司線裁判接連反判,終于把本來就是“壞小子”的陶菲克惹毛了——在一次明顯的誤判之後,陶菲克向裁判員投訴無果,于是便直接回到休息室,不打了。組委會及亞奧理事會的官員都前往相勸,陶菲克的回答也簡單:“既然韓國人想要冠軍,那就給他們好了!”最後,比賽中斷了一個來小時,直到觀看直播的時任印尼總統梅加瓦蒂親自打來電話,陶菲克才答應重新回到賽場,但前提依然是換一組司線裁判。但從一組韓國人換成另一組韓國人,肯定是換湯不換藥,司線依然亂判,當時擔任這場比賽的裁判員正好來自中國,就連她也看不過眼了。在陶菲克再次拒絕比賽的時候,她也忍不住對中國記者抱怨:“韓國這次太過了!我都看出是明顯的界内球。但規則在那,我沒法改變呀!”最終,陶菲克草草應付并輸掉了比賽,而韓國隊也如願獲得了冠軍。但第二天,呼籲羽毛球司線規則改革的聲音便成為了除韓國媒體外所有媒體的主流。

羽毛球場上經常說的一些話(雅思賽場9次被黑)4

陶菲克,叫闆司線規則!

國際羽聯顯然也意識到了司線判罰的“規則黑洞”對羽毛球運動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不久後,國際羽聯便邁出了第一步,在重大比賽的關鍵場次安排國際司線組進行執裁,從而盡可能地規避東道主司線裁判對比賽的“幹擾”。2013年,已經改名為世界羽聯的世界羽毛球最高管理機構開始嘗試在比賽中使用“鷹眼技術”。2014年,鷹眼技術正式使用于世界羽聯旗下的所有賽事,至此,司線“規則黑洞”終于“壽終正寝”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