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發現新型的冠狀病毒在接觸銅不久就會分解,4小時内就死亡。
這種病毒能在塑料上持續3天,在不鏽鋼上持續2天,在紙闆上持續1天,相比較,銅的抗菌能力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盡管在消滅冠狀病毒方面,銅是新手,然而,利用銅來殺死細菌的曆史已有數千年,甚至遠遠早于我們對細菌的了解。
銅的抗菌曆史
據考證,人類使用銅作為消毒劑已經超過八千年,這種自然的抗菌能力是大自然給人類的禮物。
第一次使用銅作為抗菌劑的記錄,來自于一位公元前1700年的埃及醫生手記,這是曆史上已知最古老的醫學文獻,上面記錄着公元前3200年,埃及人使用銅的經過。
早在公元前1600年,我們國家會用銅錢作為藥物治療心髒病、胃痛和膀胱疾病。
幾千年來,婦女們都知道,當她們用銅制容器喝水時,她們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經常得痢疾,并将這一知識傳給後代。
在印度,幾千年來人們也一直用銅杯喝水。
無論是阿米巴原蟲、細菌還是病毒,隻要有緻病微生物存在,人們就會發現它們無法在銅的環境中生存。
鑒于銅的殺傷力,為什麼我們周邊的銅制品并不多?
在工業革命期間,銅蓬勃發展,是制造物件、固定裝置和建築物的材料,導電性能好也在電力網絡中廣泛使用。
但在20世紀的新材料浪潮中,塑料、鋼化玻璃、鋁和不鏽鋼等現代材料層出不窮,銅被慢慢擠出了建築應用領域。
原因主要有三個:一、人們認為黃銅門把手和扶手已經過時,選擇了看起來更光滑的替代材料;二、銅并不便宜,價格比現代材料要高,就以廢品回收為例,銅回收一公斤約40元,鋁一公斤才10元左右;三、銅很難維護,容易生鏽,維護成本高,相反不鏽鋼看起來幹淨,擦都不用擦。
銅是如何作用的呢?
現實中有很多抗菌重金屬,包括金和銀,但由于銅特殊的原子構成,賦予它更強的殺菌能力。
首先,銅的外層軌道電子層有一個自由電子,容易參與氧化還原反應。不僅讓銅成為很好的導體,也讓銅更容易殺死細菌病毒的,而金和銀沒有自由電子,所以它們的活性相對低一些。
其次,當細菌落在銅上時,離子會像導彈一樣猛烈地沖擊病原體,阻止它呼吸,在細胞膜或病毒塗層上穿孔,并産生自由基,加速殺死細菌,特别是在幹燥的表面。
最重要的是,這些離子尋找并破壞細菌或病毒内部的遺傳物質,從而防止它們突變成為超級微生物,而且銅的特性永遠不會消失,即使失去了金屬光澤,一樣有效。
面對疫情,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啟用銅?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理智一些。
首先要明白一點,微量的銅對我們人體是有益的,缺乏銅,會引起很多疾病,但是攝入過量,也會造成金屬中毒,嚴重會危及生命。
因此盡管銅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但也不可盲目追捧。
其次,科學家認為銅的應用更多的在公共場所中,尤其是醫院。
2015年,研究人員比較了三家醫院的感染率,發現當三家醫院使用銅合金時,感染率降低了58%;
2016年,在兒科重症監護室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結果顯示感染率也明顯下降了。
然而,由于銅成本高,維護難,目前仍然沒有廣泛使用。
最後
銅雖然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但面對現在的疫情,不是簡單手裡拿幾個銅制品就可以解決的,想要身體健康,勤洗手還是關鍵。
你永遠不知道有多少病毒與手有關,銅是否能抵抗所有的細菌病毒,這仍是個未知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