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和學曆教育摧毀人的心靈,浪費人的生命。
年輕人應該學習不同的事情,而不是學校裡的那點框架知識,更不是為了考大學,拿文憑。
在标準化課程的禁锢下,浩瀚而美不勝收的人類思想被人為地切割成一塊塊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稱為“學科”。原本行雲流水、融會貫通的概念被分成了一個個單獨的“課程單元”。
應試教育追求公平,這沒有錯,但如果為了公平,反而一刀切地壓制不同類型的人才發展途徑,就很可悲。從這個意義講,讓孩子考高分,反而是耽誤了孩子的全面成長。
學生長期處在考試的競争壓力下,自然就不可能有長遠的自我成長計劃,而隻能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眼前的一次次考試上。
現代的教育遠離了生命本身,正淪為資源的争奪戰,各種名校崇拜就是極好的例證。
從生命本身看,孩子的生命成長,比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來自家庭在文化背景、價值觀方面的言傳身教,以及在志向和視野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長遠看,擁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要比外在的教育資源或名校更彌足珍貴。比較可惜的是,世人都樂于追求西瓜,而丢了芝麻。
當代社會,最需要的是能實行自我引導的終身學習者,以及那種通才型的創新人才。
課堂教育阻礙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對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害無益。
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異常美妙的多樣性與個體間的細微差别,而正是這些多樣性與細微差别讓人們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賦個性方面各不相同。
教育學生考高分是在浪費學生的青春,是對他們的興趣、志向、想象力和實操能力的摧毀。
對于漫長的生命教育來說,應試或考試是個用處非常有局限的工具,單純的為了應試或考試,是對心靈追求細膩和感性的阻礙。考試和複習是扼殺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的最大手段。如果教育過度強化這些,是産生不出創新人才的。
目前的中學教育非常低效,學生們花費自己一生中最充沛的幾年反複學習那些有限的知識,不僅低效,而且從長遠看,完全是一種生命的虛度。
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工業制品,更不是老師的童工,師生之間的關系不能利益化,不能掉入到“唯成績論”和“唯績效論”。學生時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們交上去的作業和考卷,而是他們所真正學習到和思考到的内容。
教育不能朝着功利化發展,一旦出現圈層或既得利益者,它就會在各個利益集團的共謀下變得僵硬和固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