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七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秋天的懷念

七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秋天的懷念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0:46:15

七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秋天的懷念(部編語文七年級上冊暑假預學案)1

5 秋天的懷念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

A.淡雅(yǎ)  爛漫(màn)  癱瘓(huàn)

B.侍弄(sì) 絮叨(xù) 翻來覆去(fù)

C.砸碎(zá) 捶打(chuí)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訣别(jué)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田地:地步,境地)

B.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爛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興)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絮絮叨叨:形容說話啰唆)

3.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寫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B.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

D.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

課内品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題。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複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别。

鄰居的小夥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别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4.“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句中的“無常”是什麼意思?從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現“我”“無常”的兩個詞語。

5.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央求”換成“期待”,好不好?為什麼?

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6.辨析下列語境中“好好兒活”的含義。

(1)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7.文中有幾處插叙的内容,請找出一處,用橫線在文中标出來,并說說它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課外拓展

類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題。

老海棠樹(節選)

史鐵生

①如果能有一塊空地,不論窗前屋後,我想種兩棵樹:一棵合歡,紀念母親;一棵海棠,紀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樹,在我的記憶裡不能分開,因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裡張望。

③老海棠樹近房高的地方,有兩條粗壯的枝丫,彎曲如一把躺椅。兒時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兒玩。奶奶在樹下喊:“下來吧,你就這麼一天到晚待在上頭?”是的,我在那兒看小人書、射彈弓,甚至寫作業。“飯也在上頭吃嗎?”她又問。對,在上頭吃。奶奶把盛好的飯菜舉過頭頂,(A)我兩腿攀緊樹丫,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覺呢,也在上頭睡?”沒錯,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隻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樹下,望着我。她必是羨慕,猜我在上頭都能看見什麼。

④春天,老海棠樹搖動滿樹繁花,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樹下糊紙袋,不時地沖我唠叨:“就不說下來幫幫我?你那小手兒糊得多快!”我在樹上胡亂地唱歌。奶奶又說:“我求過你嗎?這回活兒緊!”我說:“有我爸媽養着您,您幹嗎這麼累啊?”奶奶不再吭聲,直起腰,喘口氣。

⑤夏天,老海棠樹枝繁葉茂,奶奶坐在樹下的濃蔭裡,又不知從哪兒找來了補花的活兒,戴着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縫。天色暗下來時她沖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沒見我忙不過來嗎?”我跳下樹,洗菜,胡亂一洗了事。奶奶生氣了:“你上學也這麼糊弄?”奶奶把手裡的活兒推開,一邊重新洗菜一邊說:“我就得一輩子給你們做飯?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聲。奶奶洗好菜重新撿起針線,或者從老花鏡上緣擡起目光,或者又會有一陣子愣愣地張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樹照舊落葉紛紛。天還沒亮時,奶奶就起來主動去掃院子,“唰啦——唰啦——”鄰居都還在夢中。那時她已經腰彎背駝,我大些了,聽到聲音趕緊跑出去說:“您歇着吧,我來,保證用不了三分鐘。”可這回奶奶不要我幫:“咳,你呀!還不懂嗎?我得勞動。”我說:“可誰能看見?”奶奶說:“不能那樣,看不看得見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覺。”她掃完院子又去掃街了。

⑦我這才明白,曾經她為什麼執意要糊紙袋、補花,不讓自己閑着。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什麼時候她才能像爸和媽那樣,有一份工作呢?大概這就是她的張望吧。不過,這張望或許還要更遠大些——她說過:“得跟上時代。”

⑧所以在我的記憶裡,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燈下學習。窗外,風中,老海棠樹枯幹的枝條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舉着一張報紙小心地湊到我跟前:“這一段,你說說,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耐煩地說:“您學那玩意兒有用嗎?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語,隻低頭盯着那張報紙,半天目光都不移動。我的心一下子收緊,但知已無法彌補。“奶奶。”“奶奶!”“奶奶——”(B)她終于擡起頭,眼裡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

⑨但在我的記憶裡,奶奶的目光慢慢地離開那張報紙,離開燈光,離開我,在窗上老海棠樹的影子那兒停留一下,繼續離開,離開一切聲響,飄進黑夜,飄向無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夢裡,我的祈禱中,老海棠樹也随之轟然飄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滿樹的繁花中,滿地的濃蔭裡,張望複張望,或不斷地要我給她說說這一段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8.本文詞語運用很有特色,請從文中A、B兩處加點詞中任選一個加以評析。

(A)我兩腿攀緊樹丫,一個海底撈月把碗筷接上來。

(B)她終于擡起頭,眼裡竟全是慚愧,毫無對我的責備。

9.請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10.閱讀⑦⑧兩段,說說“奶奶”為什麼不讓自己閑着,而且幾乎每一個冬天的晚上都在燈下學習。

11.文章多處前後呼應,結構嚴謹。請仿照示例,再舉一處。

示例 前文:有我爸媽養着您,您幹嗎這麼累啊?

後文: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樹的影子裡張望。

後文:

12.“我”的過錯鑄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還有機會彌補,你覺得“我”會怎樣做?(50字左右)

綜合性學習

13.某班同學在學完《秋天的懷念》後搜集到下面的材料。請你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史鐵生《我與地壇》)

材料二 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個孩子拉扯大哪裡是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很少聽見她談論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為這種辛苦是人生的天經地義,不值得稱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國平《用什麼來報答母愛》)

材料三 每天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鐘,我們上床睡,母親則坐在床角,将僅僅20瓦光的燈泡吊在頭頂,湊着昏暗的燈光為我們補綴衣褲。

(梁曉聲《母親》)

材料四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

(車行《母親》)

(1)以上四則材料,沒有體現出母親辛勞的一則是     

(2)根據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示例 母愛是兒女離家時親切的叮咛,那份牽挂陪伴我們遠行。

母愛是                ,               

體驗中考

14.(2017浙江杭州)根據語境,在橫線上補寫一段話,以說服媽媽同意自己跟航航交往。要求語言連貫、得體,100字左右。

媽媽:“曉宇,不要再跟班上的航航來往了,他成績還不如你;你要跟成績好的人多交往,那樣對你學習有幫助。”

曉宇:“  。”

1.A 解析 B項,“侍”讀音應為“shì”;C項,“宿”讀音應為“xiǔ”;D項,“憔”讀音應為“qiáo”。

2.B 解析 B項中“爛漫”是指菊花顔色鮮豔而美麗。

3.B 解析 B項屬于神态描寫,其餘三項均為動作描寫。

4.“無常”的意思是變化不定。最能表現“我”“無常”的兩個詞語是“突然”和“猛地”。

5.不好。“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着想的情态。此外,從詞義上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而“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6.(1)母親說“好好兒活”,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争,不希望兒子失去與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2)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表現了“我”從母親這句話中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要像菊花一樣頑強,表現了“我”對未來生活的樂觀、希望。

7.解析 記叙的順序主要有順叙、倒叙和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叙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内容,然後再接着叙述原來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對中心内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

答案示例 第一處: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補充表現出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母親為兒子放棄了享受生活。

第二處: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作用:補充說明母親在自己的病情已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仍然不顧自己,将全部心思放在兒子身上,體現出母親的偉大和堅強。

第三處:别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作用:說明母親心裡隻裝着子女,體現了崇高偉大的母愛。

8.示例 (A)海底撈月:生動地表現了“我”敏捷的動作和頑皮淘氣的個性。

(B)終于:足見奶奶低頭不語時間之久,體現了此刻奶奶非常慚愧、沮喪、失落的心理。

9.解析 結合選文第④~⑧段的内容,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

參考答案 春:糊紙袋 夏:補花、洗菜 秋:掃院子、掃大街 冬:在燈下學習

10.解析 選文第⑦段指明了原因,将此段相關内容進行概述即可。

參考答案 (1)她不是為掙錢,她為的是勞動;(2)她想學點文化,跟上時代,有一份工作。

11.解析 注意關鍵詞“張望”。

參考答案 什麼時候她才能像爸和媽那樣,有一份工作呢?大概這就是她的張望吧。

12.解析 想法要合乎情理,緊扣文章内容,語言表達要流暢,合乎字數要求。

答案示例 “我”會為奶奶倒杯水,然後誠懇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說“活到老學到老”是一種精神,她的執着追求是給予“我”的一筆寶貴财富。

13.(1)材料一 (2)示例 ①兒女酣眠時細密的針腳

那份辛勞陪伴我們入夢 ②兒女童年時風雨中的接送 那份呵護陪伴我們成長

14.示例 媽媽,我和航航是興趣相同、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除了成績不如我,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學習。我不會因為與航航的交往耽誤學習,平時會更多地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更加努力地提高成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