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還記得你發燒去醫院的經曆呢?醫生會給你量體溫,之後告訴說發高燒或者發低燒。他們是怎麼判斷呢?
其實啊,我們人類的正常體溫是37℃,一旦你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就是低燒,高于這個溫度就是高燒。除生病之外,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我們人類的體溫都在37℃左右。
像我們人類這樣,能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保持相對穩定體溫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都是恒溫動物。
恒溫動物為了能保持體溫的恒定,進化出多種适應環境的功能組織。天冷的時候,鳥類的羽毛,陸生哺乳類動物的皮毛,水生哺乳動物,如鲸、海豹的隔離脂肪層都可以幫助保暖。
當天氣炎熱的時候,陸生哺乳動物可以通過汗腺來分泌汗液,從而使它們體内的熱量及時散發。如人類會流汗,狗會伸出舌頭喘息,而貓則會舔舐。
水生哺乳動物,比如鲸,則會用冷水沖洗口腔和鼻孔,然後再把變得溫熱的水噴出來用來降溫。
鳥類則可以通過加快呼吸頻率來提高散熱效率。鳥的體内有很多氣囊,大多分布在内髒間,加快呼吸頻率意味着相同時間内會有更多的空氣進出氣囊,進而帶走體内的熱量。
與冷血動物相比,相同重量的恒溫動物需要消耗2倍甚至10倍的能量才能存活,即它們需要的食物多得多。比如,我們人類如果不吃食物,活不到兩個月,而鳄魚不進食卻可以活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冷血動物由于沒有體溫調節機制,當溫度變低的時候,為了生存,他們會進行冬眠。寒冬來臨時,蛙類會在泥土下或水底冬眠,蛇類則會利用洞穴躲避風寒。此時,它們的生命活動幾乎停止,代謝率極低,體溫與冬眠地點的環境溫度接近。也因此,當冬眠地點的溫度過低時,冷血動物不會自發覺醒,進而會被凍結導緻死亡;
而恒溫動物由于能夠調節自身體溫通常是不需要冬眠的。但如果出現了因大雪或過低的溫度導緻周圍食物不足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冬眠來節省能量。比如,食物充足的時候,很多熊類都不會進行冬眠,反而是整個冬天都在狩獵。但食物不足時,它們就會躲在洞中過冬。
不過熊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冬眠動物,在冬眠時,動物們的體溫和心跳速率都會急劇下降,而熊的體溫隻會下降約4度,而且它們會經常醒過來,換一下睡姿,所以熊被定義為半冬眠動物。
相比之下,每當冬天降臨,土撥鼠便進入長眠狀态,一睡就是6個月。而且,它的心跳速率會減慢到每分鐘隻有四到五次,要知道平時它們可是一分鐘80次左右哦~另外它的體溫也會從39攝氏度下降到7攝氏度左右。他們那不斷生長的牙齒也會在冬眠期間停止生長。
所以說,冬眠可不是簡單的睡覺哦~
最後,阿九老師給你留一個思考題: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因環境和天氣原因,人類不得不進行冬眠。那麼你覺得這時候的環境和天氣有什麼樣的特點嫩?期待你的回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