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全國各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好做法

全國各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好做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2 11:05:45

新華社記者

一份工資,背後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就是一份生活保障。年關将近,确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勞動報酬,是社會關切的話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1年11月全國啟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記者近日在山東、湖南、廣東、雲南、重慶等地進行調查,一探各地這一行動進展如何,如何确保勞動者安“薪”返鄉。

盯緊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 快立快處

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多地盯緊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堅持早預防、早介入、早化解,推動欠薪案件快立快處。

記者調查了解到,山東濟南市依托170名街鎮農民工“工長”和650名網格員,對工程建設項目工資發放、欠薪隐患等進行排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東全省共檢查用人單位27079戶,為2.4萬名職工追發工資及賠償金1.37億元,其中涉及農民工1.5萬人。

全國各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好做法(整治欠薪讓農民工安)1

濟南市曆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王舍人街道“工長”聯合為23名農民工追回工資100餘萬元。(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供圖)

湖南長沙市天心區相關部門充分調動街道和社區協管員力量,全力整治欠薪,迄今已辦結線索1074條,惠及800餘名農民工。

作為農民工輸入大省,廣東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和勞動密集型企業,近期集中檢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及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情況,對重大典型欠薪案件挂牌督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銷賬。

同時,多地還力促“涉農民工”政府部門協同發力,推動隐患排查、案件處置。雲南多部門聯合出台相關政策,進一步規範和細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明确工資保證金監管部門,着力破解工程建設領域的農民工欠薪問題。雲南還籌集1.4億元為農民工等群體開展送溫暖活動,發揮工會力量,配合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和化解欠薪隐患。

依法對欠薪特别是惡意欠薪者從嚴懲處,是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有力舉措。為助力在全國開展的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為農民工護“薪”。

對已排除風險隐患的企業和項目,也要進行“回頭看”。重慶近期對2021年受理的1600餘起欠薪案件開展複查,防止問題複發。“我們逐一核查銀行支付流水,電話回訪投訴者本人,确保被拖欠工資發到每位農民工。”重慶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副總隊長周洪渝說。

暢通“綠色通道” 跨區聯動破欠薪

2021年12月30日,在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為給曾衛國等30多名農民工讨回420萬元欠薪,一場調解會一連開了好幾個小時。

“沒想到,第二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首批50萬元工資,剩餘的錢開發商春節前會按協議全部支付。到了綜合服務中心,就像到了‘娘家’一樣。”曾衛國說。

濟南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農民工服務處處長喬學成說,綜合服務中心整合人社、住建、司法等21個職能部門力量集中辦公,有效避免了農民工“來回跑”等問題。

在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中,重慶23個市級部門協同配合,緊盯117個在建建設項目欠薪隐患,統籌解決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為加快暢通農民工投訴、求助的“綠色通道”,重慶建立了勞動者反映問題線索“直通車”等常态機制。

全國各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好做法(整治欠薪讓農民工安)2

重慶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工作人員為農民工發放宣傳材料。(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供圖)

針對近年來農民工異地讨薪案件增多的情況,多地持續強化跨區域聯動協作機制,破解農民工異地讨薪難題。

貴州安順市農民工老韋近日收到了8000元欠薪,他喜出望外,顧不得雪後嚴寒,趕到鎮上的郵局。在信封上,他像小學生一樣一筆一畫寫下廣州市總工會的地址,用一紙書信表達感激之情。此前,安順、廣州兩地工會聯動協作,幾天就為他追回欠薪。

借助信息化手段,手機維權平台讓勞動者可以足不出戶一鍵維權。在廣東中山市,群衆通過“中山人社”微信公衆号進入“指尖維權”平台,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和具體維權事項,就能在家等待辦理結果。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一些企業經營壓力增大。為此,各地兼顧情與法,采取柔性工作方式。“我們主要采取普法宣傳,動員困難企業從其他渠道籌集資金,首先結清勞動者工資。”廣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區分局副局長謝明剛說。

建立長效機制 多管齊下塑合力

近年來,随着國家和各地不斷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治理力度,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整體呈下降趨勢。

但在工程建設等領域,墊資施工、違法分包、層層轉包、挂靠承包等亂象依然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多發。此外,欠薪、讨薪還往往與經濟糾紛交織,也給工資清欠帶來困難。

如何才能根治欠薪?相關專家認為,首要的是加快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打造政策完整閉環。對查實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應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數據顯示,2021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813件3243人,通過辦案追繳欠薪約1.68億元,起到了良好的震懾效果。

同時,要推動形成“事先預防、事中監測、事後處置”的全流程治理機制。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各地應不折不扣落實相關保障措施,如推動工資保證金、應急周轉金、欠薪保障金及銀行代發工資制度等全覆蓋,并創新治理手段,夯實根治欠薪的基礎。

全國各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好做法(整治欠薪讓農民工安)3

2022年1月10日,兩位農民工向幫助其讨薪的昆明市勞動監察支隊送來錦旗。(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供圖)

此外,根治欠薪還需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手段。重慶社會科學院教授文豐安建議,應對企業工資發放、信貸、稅收、水電費等開展大數據監測,據此研判欠薪風險并發出預警,這有助于從源頭發現和堵住欠薪隐患。(記者黃興、蘇曉洲、王志、黃浩苑、林碧鋒、謝櫻)

來源: 新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