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
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注釋
管仲、隰(xí)朋:輔佐齊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時期一個小國。
譯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齊桓公出征孤竹,春天的時候出征,冬天到了才回,誰知大軍在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力可以發揮作用了。”就放置幾匹老馬在前面走,大軍跟在後面,于是就找到了道路。大軍走在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的時候會居住在山的南邊,夏天的時候會居住在山的北面,隻要順着螞蟻窩向下挖就會找到水源。”于是就挖掘土地,終于得到了水。
以管仲這樣聖明的人,以隰朋這樣聰明的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都不以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為恥,但現在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愚蠢,更不願向聰明人學習智慧,不也是過錯嗎?
韓非
韓非,又稱韓非子,河南新鄭人,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國國君之子,後人将他的文章彙編成《韓非子》一書。本文即選自《韓非子》。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對後世産生了極大且深遠的影響,是後世封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理論基礎,主要觀點有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
除此之外,韓非子還創作了許多寓言及成語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無不蘊含了深刻的哲理,給人們以智慧的啟迪。
本篇《老馬識途》主人公有三位:
齊桓公,名小白,是春秋時齊國的第十五位國君,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名夷吾,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被稱為管子,一代名相,智慧超群;隰朋,春秋時期齊國大夫,與管仲、鮑叔牙等輔佐齊桓公,聰明睿智。
管仲
春秋時期不比現代有各種地圖和導航,那時道路不通,信息不暢,迷路是常有的事,即便是大軍。管仲和隰朋随齊桓公出征,快一年了才回來,誰知大軍竟迷失了方向,後又在山中找不到水源。兩次困難,全靠着管仲和隰朋的智慧得以解決。
所謂寓言故事,講故事隻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韓非子在這裡就告訴人們:以管仲這樣聖明的人,以隰朋這樣聰明的人,碰到他們不懂的事情,都不以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為恥,可有很多人竟不知道自己愚蠢,更不願意向他人學習,這是完全錯誤的。告誡人們做事要動腦,善于發現身邊事物的規律,對于那些不了解的事情,就要向有經驗的人求教學習,不論對方是什麼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恥的事情。
現在,老馬識途作為一個成語,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引導的作用。
還有一個問題,老馬真能識别道路嗎?從科學角度來分析,馬的臉很長,鼻腔也很大,嗅覺神經細胞發達。這個超強的嗅覺神經不僅能幫助它鑒别水質的好壞,還能夠辨别方向,對氣味以及路途形成牢固的記憶,所以老馬是能夠識途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