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勝橋村位于鹹甯市鹹安區北部的賀勝橋鎮,與武漢市江夏區接壤。107國道、京廣鐵路、武廣高鐵、武鹹城際鐵路、京珠高速公路、武鹹快速路貫穿全境,其中武鹹城際鐵路在賀勝橋設有一站。全村有691戶,2486人,主要姓氏有餘、孟、袁、黃、楊,2014年人均純收入9908元。
賀勝橋因橋得名。賀勝橋原名罐山橋,是一單拱石闆橋。傳說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入侵鹹甯,鹹甯人王晔帶領鄉村農民自衛軍在賀勝橋一帶抵抗元軍。當時元兵駐紮在罐山,王晔率領自衛軍駐守在青山。山腳下小河上的罐山橋是元軍進出營寨大門必經之道。雙方大戰七天七夜,不分勝負。到了第八天,王晔派手下秘密下山,讓各鄉義民攜帶響鑼、稻草人,趁夜深元兵熟睡之時,将他們團團圍住,敲響鑼鼓,燒起大火,元兵從夢中驚醒,吓得四處逃竄。王晔趁機率領自衛軍進攻,趕走了敵人。為紀念這次勝利,王晔将罐山橋改名“賀勝橋”。村名采用橋名一直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沒有公路、鐵路交通,賀勝橋連接斧頭湖,是通往嘉魚、法泗、漢口的重要港口,街上有各種店鋪、米行20多家,周圍一帶農副産品均由此交易,滿集竟達4千餘人。1934年金水閘建成後,市場逐漸冷落。
1982年,賀勝橋茶廠一職工利用107國道(時名武長公路)過往車輛多的優勢,在公路旁搭棚辦起賀勝橋第一家以炖土雞湯為特色菜的路邊餐館。雞湯清醇可口,價廉色正味香,深受過往司機歡迎。當年餐館銷售土母雞近兩萬隻。之後衆多下崗職工紛紛效仿在武長公路兩側或搭棚或租賃房屋,開餐館,以經營土雞湯為主,招徕過往司機和其他食客。至1995年賀勝橋路邊餐館發展到78家。最有名的3家是正宗劉雞湯館、和平雞湯館、旅甯餐館,并先後在工商部門注冊了品牌。其中和平雞湯館營業收入500多萬元。顧客已由過往司機擴大到途經此地的南來北往的客人,有不少是慕名而來。餐館也由當初茅屋瓦房改成樓房,甚至有的歐式外形,裝飾華麗。1997年,《湖北日報》對賀勝橋鎮餐飲服務業作了專題報道。随後,市、區兩級政府正式命名其為“鄂南茶鄉美食一條街”。2002年京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大量過境車輛改道京珠高速公路,賀勝橋雞湯一條街經營進入低迷時期,但仍有10餘家繼續經營,且生意紅火。2003年後,賀勝雞湯館與武漢市有關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攻克雞湯保鮮技術,将雞湯送進超市銷售。不僅如此,還在武漢、鹹甯城區開設多家分店。2014年,賀勝橋雞湯實現營業收入6000萬元,完成稅收420萬元。
賀勝橋村人文曆史較深厚。明代賀勝橋上屋孟人孟養浩,科考入朝。萬曆十九年(1591年),任戶部右給事中。萬曆二十年因皇室建儲直谏,觸怒神宗,遭棍杖,削職為民,回鄉隐居。萬曆三十三年受命主修《鹹甯縣志》,全志六卷8類。光宗即位(1620年),重起用養浩任太常寺少卿,晉升佥都禦史,不久,出任操江提督。天啟元年(1621年)八月,任戶部右侍郎。同年,因憂勞過度卒于任上,監察禦史陸師贽草《代養浩請恤典疏》,贊其“才雄三楚,氣塞兩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