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詞,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幾首?春天給人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樣的景色不同的心情,描繪抒發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4首不同春景,我們一起感悟。
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
《長安春》是作者心情不佳時所作,看到春天金黃色的柳枝也是軟弱無力的,想借酒消愁也辦不到,本想長醉可很快就又醒了,不能遠離愁苦的折磨,此詩是詩人因上表請求嚴輯刺死宰相兇手,而得罪權貴,表現了詩人凄涼愁苦、滿腹郁悶的心境。詩人如同春天的柳枝心有餘力不足。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複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鹂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南湖早春》時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節,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詩人選取了傍晚時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繪了山杏、水蘋、白雁、黃鹂這些頗具江南風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後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谪後消沉郁悶的心情。
此詩作于詩人谪居江州時,在此之前不久,詩人剛經曆過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與挫折。冬去春回,創傷漸複,江南春色讓他感到驚喜、欣慰。可心頭的陰雲畢竟還未散盡,總觀全詩,詩人對江南春色是由衷喜愛,掩飾不住的,他雖自歎“年年衰病減心情”,可随着春光轉濃加深,心情想也會日益開朗起來。
第三首《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這首詩是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着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
景中寄情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它既寫出濃郁的春意,又寫出了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詩中字裡行間流露着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遊記。體現了詩人初到杭州,對西湖春色美景的欣喜之情。
第四首《春題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春景詩。詩的前三聯繪景,尾聯抒情,全詩則情景交融,物我劃一,用翡翠比喻松樹的綠色,用明珠比喻夜半時分高而遠的明月,用碧毯細短的線頭比喻幼小的綠色秧苗,用青羅裙飄拂的長帶比喻舒展着的綠色的蒲葉,突出一個“綠”字,同時體現詩人對湖上春光的珍惜與愛悅的感情,也在這幾個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洩出。
後兩句寫情,突出一個“戀”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不舍意作結,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餘情。”全詩不僅結構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詩旨。此詩即作于詩人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在杭州住期将滿,就要離開之前所作。抒發了對杭州西湖春色戀戀不舍的情感
總結唐代詩人白居易這四首從長安得罪權貴苦悶的心情,猶如春天金色的柳枝軟弱無力,到被貶江州消沉郁悶的心情,随着春光轉濃加深日益開朗起來,再到出任杭州刺史對西湖春景的喜悅之情。最後到即将離開卸任杭州刺史,對杭州西湖春景戀戀不舍的情感。相同的春景不同的心情,描繪抒發的情感是不同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各位小夥伴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分享學習。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歡迎點贊關注,轉發收藏,下回給大家分享其他關于春天的詩詞賞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