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節後不想上班綜合症”登上熱搜。
主要表現為,每天上班前起不來床,上班時困倦乏累,下班後生龍活虎。
不想上班,一直都是打工人的痛點,如果可以不上班就有錢拿,誰願意出來打工呢。
因為沒有錢,才不得不出來上班;
隻要不上班,就立馬斷了經濟來源。
有人說,吃飯又花不了幾個錢,那麼努力上班做什麼。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上班不僅為了當下,也為了應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風險。
買房、看病、養孩、養老,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金錢耗費。
曾經有個人做過一個網上調查:存夠多少錢才敢不上班?
答案衆說紛纭,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标尺。
有人要一百萬,有人說一千萬。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須努力。
算完幾筆賬醒醒腦,吓得立馬回去收心上班。
網上有一個問題:哪一刻發現真的成年了?
有個回答印象深刻:
以前回到家,親戚總是問我成績考得咋樣;現在過年回家,他們問我買房了沒有。
從無事一身輕到背上買房的重擔,這是我們這代人特有的成年禮。
這次過年,遇見我姑媽家的小弟弟,幾年不見,他已經高過我半頭。
印象裡,他還是那個沒完成作業被老師罵得大哭,通宵玩電腦遊戲被姑媽吵的淘氣小男孩;
轉眼間,他已經褪去淘氣,眼睛裡多了些許沉穩,見了我會内斂地叫一聲:姐,過年好。
從親戚們的聊天中得知,他自己也存了一筆錢,父母幫忙付了一部分,今年剛在市區買了房,每個月的房貸快3000了。
而他的工資,一個月隻有5000,除去貸款還要租房、吃飯。
這樣的日子,一共要經曆30年。
親戚們還說,買房了就是不一樣,看着一下子就成熟了。
才大年初五,弟弟就趕回去上班了,聽他家人說最近廠裡訂單比較多,多加點班就能多賺一些加班費。
我驚異于弟弟的變化,原來世俗的責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雕刻改變一個人。
如不是無可依托,誰願意離開舒服的家,去直面外面的雨打風霜;
若不是身負重擔,誰不願意多放松幾天,多在家陪親人待幾天。
但是,銀行卡的餘額說不可以,銀行的貸款信息說不可以。
我們總以為人是慢慢長大的,其實不是,人是瞬間長大的,從我們的肩上扛上名為世俗的責任之後,就非自由之身。
我們一代一代人,都是這樣長大的。
看過一個新聞:一對90後夫妻,省吃儉用8年後,成功在北京買房。
拿到房本的那天晚上,夫妻二人喜極而泣,高興得睡不着覺。
平時穿的衣服,要麼是朋友送的,要麼是二手淘的;
兩個人不去旅遊,不下館子,不買禮物,嚴格遵守存錢計劃。
清苦地生活八年後,終于在帝都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從八平米的房子裡搬了出去。
評論區有一句高贊我很贊同:
他們不是省吃儉用,而是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們并不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擁有,生而為人,我們總是需要拿自己擁有的,去交換自己沒有的。
他們省的不是錢,而是盡快在一個城市紮根的期盼;
他們上的不是班,而是擁有一座房子帶來的安全感、踏實感。
有一天晚上,跟遠嫁的表姐聊天。
她說到自己邁入35歲的一個變化便是,現在睡覺已經不敢關機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隻因上個月她回老家照顧老母親半個月。
年前下過一場冬雨,舅媽半夜起床上廁所,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把腿摔斷了。
大舅深夜打“120”,急急忙忙把舅媽送到了醫院,半夜給表姐打電話,結果一直都是關機無法聯系。
到了第二天,表姐才得知消息,這才匆忙趕回家。
表姐說,她現在也到了半夜睡覺不敢關機的年紀,既不敢關機害怕錯過電話,又害怕這種深夜來電……
人到中年,最怕聽到父母半夜的來電,多半都不是小事。
以前的表姐,公司不喜歡了就辭職,工作不想幹了就休假。
現在都不敢了,錢沒存夠的中年人以後再也沒有任性的資本。
老實上班,老實存錢,才是正解。
為人子女,他們曾給我們遮風擋雨,免餓免饑,
等他們生病,我們有能力為他們盡最大的努力,這才是為人子女最好的本分。
柳岩曾在綜藝節目聊起父親幾度梗咽,父親是生病離開的。
聊起這裡,她表示,唯一感到慶幸和沒有遺憾的是:我有足夠的能力和經濟,給他最好的醫療條件……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努力上班的理由。
不僅是為了自力更生,更重要的是能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不至于兩手空空、無能為力,而是可以為他們撐起一片天地。
養一個娃的成本有多高?
曾經有上海寶媽算過這樣一筆賬,按照魔都的生活水平,按照放養、一般、精養的育兒成本分别是:
養一個孩子,堪稱碎鈔機也不為過。
可以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生育意願不是很強烈,原因不過兩點:
首先,如果養一個孩子,是要以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為代價,那就甯願不生;
其次,如果不能為孩子提供平均線以上的育兒水平,為什麼要帶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受苦呢。
出于父母的本能,便是盡自己所能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
曾經知乎有個問題“月薪4萬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有位答主的回答吸引了網友的注意。
答主是一位博士媽媽,家庭月收入4.7W左右。
但是她的生活仍舊是“非常沮喪且自卑”。
雖然月入不少,但是每月的開支令人更加焦頭爛額。
每月1.2W的房貸是第一大頭,養娃支出就是第二大頭,每月固定花費7K左右。
除此之外,每月的水電煤氣、手機電話費用、夫妻吃飯通勤……每月共開銷3.4W。
有一次,這位博士媽媽工作出了點問題,在家閑了兩個月,交完孩子的季度托班費用,他們兩個人差點要靠借錢交房貸。
最後,這位博士媽媽不禁感慨:後悔生孩子。
因為背負巨大的生活壓力,辭職失業也是一件令人擔驚受怕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上有老下有小,外有生活内有房貸,不敢停擺,不敢失業。
即使遭遇狂風驟雨,也要堅持撐下去。
他們是最沒有資格辭職、失業的那群人。
因為他們這副軀體,屬于孩子,屬于父母,屬于老闆……唯獨不屬于自己。
網上總有人問:“人為什麼要上班?不上班不行嗎?”
回答總是戳心:你是家裡有礦,還是有皇位要繼承。
如果都沒有,那就乖乖上班吧。
大多數人工作的唯一原因不過是為了賺錢,為了謀生。
我們不是愛上班,而是隻有上班才能支撐起生活。
當在為真實生活的柴米油鹽發愁,上班的那點苦和累都屬于傷春悲秋。
雖然上班很難受,但是不上班也不見得更舒服。
上班的意義,除了扛起生活的重量之外,能認識不同的人,填補生活的空白,拓寬人生的邊界。
也為了在這個世間安身立命,不愧對身邊愛的人,也不曾耗費自己的命運。
畢竟如果不上班,很多人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成年人的世界,上班與否,都不是自我能選擇的事情,如果不能改變它,那便學會享受它。
轉變一下思路,也許就不會帶着枷鎖跳舞,而是積極地面對,熱情地投入,原本難以忍受的事情,也會因心态變化呈現不一樣的面貌。
好好上班,用賺來的錢彌補所有的不安;
享受上班,日子才不會變得每天都很難。
點個“在看”,好好工作,努力賺錢,為了三冬暖,為了春不寒,也為了人間煙火,四季如歌。
作者 | 蘇善書,不會講道理,隻會說故事。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