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随着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的提升,
三孩政策的放開以及孕婦年齡的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提高,
目前發病率為15%-20%。
前不久,
家住泉州的準媽媽小美(化名)
就因妊娠期未配合控糖,
導緻胎兒畸形。
忽略妊娠期糖尿病28歲“糖媽”産下畸形兒28歲的小美(化名)自打懷孕後,就一直憧憬着生下一個皮膚白皙漂亮的孩子。
然而,在社區建卡後,她并沒有按照要求定期産檢,沒有測量血壓,就連孕24-28周的糖耐量試驗篩查也沒有做。
孕期31周,小美因胎兒偏小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保胎時,醫生檢查發現,小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随機血糖18mmol/L 。很快,接診的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婦保門診副主任醫師莊曉燕建議小美及時控糖。
然而,小美夫妻卻覺得沒關系,
經莊曉燕一再勸導,
小美終于同意配合控糖,
後期血糖控制良好,
但因為早期高血糖未及時發現及時控糖,
導緻最終導緻生下的胎兒
患有孤立腎和氣管食管瘘。
莊曉燕介紹:
所謂妊娠糖尿病通俗說就是懷孕期間出現血糖高。
這期間的血糖不正常會危害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導緻自然流産、胎兒異常、先兆子痫、胎兒死亡、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高膽紅素血症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巨大風險。
對于有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既往妊娠期糖尿病、多次自然流産史、胎兒畸形死胎史、巨大兒分娩史的患者孕前就應該注意血糖的篩查。
得了妊娠糖尿病飲食運動控制血糖有妙招得了妊娠糖尿病不要覺得可怕,
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
都是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調節
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隻有少數孕婦需要胰島素的幫助。
“隻要孕期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就能大大降低這些不良的圍産結局的發生概率。”
莊曉燕說,整個孕期營養一定是擺在首位的,任何脫離孕期營養談“控糖”都是在耍流氓。在保證孕媽和胎寶寶的充足均衡營養之下,再來追求血糖。
中國營養協會要求孕婦每天所需要的膳食營養是,攝入主食、蔬菜瓜果、優質蛋白質類、奶制品這幾種種類的食物,然後做到少油少鹽。
對于“糖媽”來說,每天可以安排早餐、中餐、晚餐再加三個點心餐,這六餐的時間最好相對固定,例如:
早餐在上午7:00-8:00,上午加餐在9:30-10:00,午餐在11:30-12:30,下午加餐在15:00-15:30,晚餐在18:00左右,睡前加餐在22:00左右。
“糖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稍作調整,但是每餐的時間不能離得太近,并且進餐速度不要太快,建議“糖媽”改變進餐順序:先蔬菜,蛋白質類,最後吃主食。
正餐搭配
主食 蛋白質 蔬菜類
主食:以雜糧饅頭、雜糧粥、雜糧飯(雜糧成分:燕麥、荞麥、糙米、紅豆、綠豆、大米)為主,玉米、南瓜、淮山也算做主食。
蛋白質類:以優質的蛋白質為主,比如魚、蝦、豬肉、牛肉、羊肉等,再配以适量的蔬菜。
盡量不喝葷湯,以紫菜蛋湯、西紅柿雞蛋湯等素湯為宜,注意烹饪方式避免煎炸炒。
下圖是一個“糖媽”的一日三餐,
買個分餐盤來吃飯是個好主意,
這樣吃什麼吃多少很直觀。
莊曉燕提醒:
餐後的适量活動是幫助控制血糖的好幫手,正餐後休息5-10分鐘,在進行餐後散步20-30分鐘或者孕婦體操會幫助血糖保持穩定的水平,如果有需卧床保胎的時候,可以餐後通過上肢屈伸運動來達到餐後運動的效果。
來源: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鴻鵬
通訊員:黃麗紋
編輯:冰闊落
#懷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