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時光老人欣然地走進了美好的人間四月天;同時也走進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的清明節。小時候總是很納悶,為什麼清明時節前幾日還陽光明媚,後幾天依然碧空如鏡,恰巧那一天的天氣要麼變得陰沉,要麼變得小雨連綿?
長大了才知道,現在才明白,原來那是老天爺也在為人世間逝去的人們傷心欲絕、淚流滿面。
而今年清明節窗外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但我心中一片陰沉,有一種憂傷隐藏在内心深處。
面對這如期而至的節日,不禁思念如潮,想念已故的親人!
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有着一份對已故親人的思念,雖已是天人永隔,但這份念想卻始終不曾淡忘,每到清明時節便愈加強烈。故人已逝,記憶永存,忘卻的是傷痛,不忘的是思念。
人的情緒總是在變化的。一件事、一句話、甚至一個表情就可以牽動心情的走向。我們還欣喜的活在這個熱鬧的世界裡,但有的人卻走向了另一個安靜的世界。尤其自己的親人,曾經給過我們的愛不能忘記,不敢忘記,更不可能忘記。
親愛的奶奶離開我們十五年了。我常常會想起她。記憶真是好東西,它可以彌補一些缺憾。經曆可以是一次,但回放可以有無數次。對奶奶的記憶總可以回憶一生的。
奶奶常常會走進我的夢裡,情景與現實一樣,語言與曾經相同,關愛與溫暖與原來無異,仿佛她就沒離開,她一直在。每次從睡夢中醒來,我總要靜靜的回味夢中與奶奶在一起的細節,心裡好像有一種安慰似的。
記憶猶新的就是那些小時候的夏天,無比懷念。最喜歡仲夏之夜奶奶搖着蒲扇給我們講鬼故事。餓死鬼、吊死鬼、還魂鬼、死嬰、上身鬼、勾魂鬼各種鬼故事百聽不厭,到最後倒背如流。
鬼故事源于生活,這些鬼故事影響了我的一生。
半夜睡不着或者失眠,突然想起來小時候奶奶或者隔壁老太太講鬼故事,心裡有點害怕。
奶奶走了十五年了,我依然想念她。她對我的那些話或者講的鬼故事,就像蘿蔔、白菜一樣。不值多少錢,卻是最順口、最對胃的的東西。下到鍋裡,就養命。
一個清明節,多麼像是一條陰陽相隔的分割線。一邊是生者對故人的相思無限,一邊是逝者訣别後的再無挂牽。
一個清明節,它相隔了多少生離與死别,相隔了多少天上人間,又相隔了多少小憩與長眠!
《麥兜我和我的媽媽》劇中,去世前媽媽對他說的最後一段話“我沒有離去,我隻是換了個地方,活在愛我的人心裡”,心中有愛,愛又怎會離開有愛之人的心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