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支氣管癌早期如何發現

支氣管癌早期如何發現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19:09:19

沈女士(化名)是甘肅人,今年27歲。半年多以前開始,她時常覺得氣急,反複幹咳。吃了一段時間的止咳藥,也挂了鹽水,卻沒有一點效果。直到症狀加重到呼吸困難,到當地腫瘤醫院一查,才發現沈女士是患上了一種較為罕見的氣管癌。

氣促、幹咳半年多

當地醫院診斷為氣管炎

沈女士的丈夫吳先生(化名)說,大約半年多以前開始,妻子開始不明原因地呼吸急促、反複幹咳。“因為工作的關系我經常在外地,家裡一兒一女都是剛剛上幼兒園的年紀,平時都是我老婆在帶,全職媽媽挺忙的,出現症狀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她才抽空到鎮上的小醫院看了看。”

當時,當地醫生給出的診斷是氣管炎,給沈女士開了止咳藥和幾瓶鹽水,治療了一段時間,卻幾乎沒有效果。

“後來老婆的情況越來越不對,我就趕回了家,看到她的時候,我都吓了一跳。”吳先生說,妻子沈女士走不了幾步,就開始喘氣吃力、呼吸困難,喉嚨的位置還會發出令人心驚的喉鳴音,就像鼓風機的聲音。

眼看妻子連走路都費勁,吳先生趕緊把一雙兒女拜托給父母照顧。

吳先生有位朋友,是當地某腫瘤醫院的醫生,他便給朋友打了電話,想打聽妻子這種情況應該到哪裡去治療比較好。朋友聽了描述覺得不太對勁,建議先來自己所在的醫院看看。

就是這一檢查,沈女士被查出了氣管惡性腫瘤,腫瘤大小在6cm左右,累及三分之二氣管環,阻塞了約85%的氣管管腔,呼吸困難的原因就在于此。

在當地醫生的推薦下,今年6月17日,沈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來到國科大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确診氣管腺樣囊性癌

氣管擴大切除 鎖骨上島狀皮瓣修複

國科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郭良介紹,通過細緻的檢查發現,沈女士患上的是一種比較罕見的氣管腫瘤,名為“氣管腺樣囊性癌”。

雖然氣管腫瘤巨大,嚴重阻塞氣管管腔,但由于還沒有出現遠處轉移,因此根治性外科手術是首選方案。不過,因為腫瘤累及範圍較廣,想要把腫瘤切除幹淨,必須連病竈段的氣管也一起切除。“一般正常成年人的氣管長度約為12-14cm,手術需要切除掉的部分超過總長的一半,手術難度和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經過一系列讨論,6月23日,由郭良主任主刀,為沈女士進行手術。好在手術進行順利,術中,完整切除肉眼可見氣管腫物,切除幾乎全部頸段氣管及部分胸段氣管後,氣管環周缺損約達8cm。之後,使用沈女士左側鎖骨上島狀皮瓣聯合頸前頸闊肌皮瓣修複氣管環周巨大缺損,達到局部重建氣管的目的,保留了她的喉部。而使用鎖骨上島狀皮瓣進行修複則具有創傷小、恢複快等優點。

目前,沈女士恢複良好,通過手輔助基本可以正常說話,後續将會接受放射治療。

支氣管癌早期如何發現(27歲女子氣急幹咳半年多)1

氣管腺樣囊性癌早期較難發現

出現咳嗽、氣急等症狀超過兩周無緩解時建議做一次頸胸部CT

“氣管腺樣囊性癌屬于一種比較罕見的氣管癌,大約占到所有氣管腫瘤的10%,好發于氣管上1/3段及主支氣管下1/3段的膜部或氣管軟骨環和膜部交界處。”國科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趙佳正醫生介紹,這種疾病具有生長緩慢、傾向于粘膜下向遠端生長、局部浸潤性生長等特點,以肺、骨轉移為多見,可發病于任何年齡段,發病率位居氣管腫瘤的第二位。

由于早期常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及胸悶等非特異性呼吸道症狀,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視,醫生也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等到氣管腫物逐漸變大,逐漸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氣急等症狀,這時病情往往已經處于中晚期階段。

趙醫生提醒,如果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現象兩周以上無緩解情況,建議到醫院做一個頸胸部CT或者支氣管鏡檢查。若是35歲以上平時長期飲酒或抽煙的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建議一年做一次相關檢查,以防萬一。

通訊員 | 王屹峰

支氣管癌早期如何發現(27歲女子氣急幹咳半年多)2

(作者:記者 張慧麗 編輯:吳晶晶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