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大學生身上一直貼着“精英”、“高素質”的标簽,走到哪裡都是企業争搶的對象,但随着高等教育逐漸走向千家萬戶,未曾有機會邁入大專、本科校門的同學,反倒成了人群中的“少數”。
不過,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說的那樣:“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同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雖然高學曆人才的湧入加快了社會發展的進程,新型産業的出現更是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可能性。然而大學普及率的逐年提升,同樣意味着本科學曆“貶值”已經照進現實,就業競争壓力日益凸顯。
專業在擇業中是緻勝的“關鍵”現如今,就業競争有多麼焦灼呢?這點從考公和考研的數據上就能夠間接證明。
從數據上來看,22年參加公務員國考的人數達到了212.3萬人,而3.12萬個招錄崗位在這樣龐大的基數面前着實是有點不夠看。
無獨有偶,考研人數也是增長飛快。根據官方發布的相關數據,22年考研人數共計457萬人,比21年足足增長了80萬人,這其中既有鬥志滿滿的應屆生,同樣也有二戰、三戰也未能上岸的往屆生。
說實話,不管是考公還是考研,最終上岸的人數也不過寥寥,更多的學生終将淪為别人的“墊腳石”,那麼同學們為何還要“迎難而上”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就業大環境确實不理想。
特别是當用人單位開始縮招以後,提高入職學曆門檻、進行“掐尖招聘”的事情已是屢見不鮮,普通畢業生想順利找到一份穩定、有發展的理想工作,實在是“難如登天”。
不過,也并非所有的同學都會陷入“就業難”的怪圈,一些專業熱門,屬于人才稀缺領域的畢業生,依舊不愁“橄榄枝”的出現。
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3個專業,畢業生不愁沒出路如今求職市場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同類競争者格外多。這就意味着在崗位有限的前提下,人才基本處于飽和狀态,主動權全在于賣方市場,也就是用人單位的手裡。
相反,如果同學們在報考專業時,選擇一些尚未飽和的專業,那麼就業形勢就會出現逆轉,找工作也相對輕松一些。
★集成電路在工業化4.0時代更吃香,從業者普遍月薪過萬
集成電路作為“新一級學科”,其專業性人才一直以來都備受科技類公司重視。
從相關《産業人才白皮書》中可以了解到,從19年到20年第一季度結束,半導體行業的從業者平均月薪可以達到1.2W左右,其中研發崗位稅前薪資甚至可以達到2W。
更為重要的是,從20年的相關統計數據來看,集成電路領域的人才需求量相當高,總體需求規模大概是72萬人,但目前還有32萬個崗位處于空缺狀态,所以有想法的同學們可以多參考一下。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人才缺口大、薪資待遇好
電競雖然表面上是新興行業,但實則已經在我們身邊存在多年,而随着整個行業走向規範化,其人才缺口大的狀況也越來越突出。
從《2021中國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1年底,電競行業内用戶體量達到了4.25億,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整體從業人員隻有50多萬,可以說該行業正處于嚴重缺乏人才的階段。
而從電競專業畢業的同學,可以走向解說、教練、數據分析師、遊戲策劃、測試等多個崗位,前途與“錢途”并存,未來發展前景相當不錯。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成為行業新寵
材料一直以來都跟生物、化學、環境三門學科并成為“四大天坑”,然而随着新能源行業的崛起,以及互聯網公司的加入,該領域很可能會成為“後起之秀”。
而且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學生,是按照複合型人才進行培養的,未來無論是進行科研工作,還是進行設計都能有所建樹。
南方城市會更适合這些專業發展
以上提及到的專業,雖然在就業時更容易獲得企業的偏愛,但同學們也要考慮這顆“種子”生長是否有相應的“沃土”。
現如今,例如杭州、深圳、上海等地區,對新興産業的扶持力度比較大,同學們的起薪和發展自然更加突出,如果想要往這些方面發展的同學,建議提前做好畢業後的職業規劃,選擇最适合自己的落腳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