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小兒骨折的6個小妙招,基層醫邦帶您學:
1、密切觀察病情
在進行石膏或小夾闆外固定後的兩周内,父母要密切注意患兒肢體遠端的皮膚顔色是否紅潤,特别是指甲的顔色、皮膚的溫度和感覺是否正常,忌肢的于指或足趾能否進行仲際活動。如發現息膠腫脹明顯、肢體發涼或發紫,其至遠端蒼白,針刺時感覺麻木、遲鈍,甚至患兒不覺疼痛,手指或足趾進行伸屈活功時引起劇烈疼痛,應立即到醫院由醫生拆除省育或夾闆,檢查傷部,進行适當處理後重新固定。即使力亂治療步驟也在所不惜。
2、保證患兒休息和營養
兒童骨折或脫性後、一般應當卧床休息4—7天,以利于骨折端的同定及肢體的消腫。在骨折的初期,息兒出于卧床及缺乏活動,食欲差,飲食汝意清淡侖味、容易消化、刺激食欲。可多—些肉場、雞蛋湯及新鮮魚湯,以後逐漸增加瘦肉、魚類和大豆制品等。同時,鼓勵孩子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增加台鈣、鋅較多的食物如牛内、牛奶、芝麻、牡順等,以促進骨折的愈合。
3、合理調整外固定
當育或小夾闆固定局,要防IL其折斷、松動、朋落和潮濕。骨折的肢體休息時可以使用枕頭或毛巾指南、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問流。減少骨折端的腫脹及終痛,促進骨折的愈合。當腫脹消失後,tr石育成夾闆有松動,應到醫院重新固定。以免骨折端移位。此外,兒童骨折的特點多為不完全骨折,其骨折端的生江比成人迅速。所以,應定期複查拍片(一般兩三周為宜),以便能及時拆除外固定。
4、注宣患肢功能鍛烷
在固定期間,父母應鼓勵或配合患兒鍛煉患肢功能。骨折能否較快愈合,患肢功能能否迅速恢複,與鍛煉怕當如否有密切關系。小夾闆固定時,骨折部的上、下關節應适當活動。可以減輕患肢廢用性肌肉萎縮、骨質疏松及關節僵硬的程度;若是石膏固定,也應進行石膏内肢體肌肉的舒縮運動及末固定關節的活動,當外固定拆除後,肢體的周徑變細,關節活動受限,這是正常現象,隻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就會恢複正常。
5、使用石膏固定時,一定要注意擡高患肢
其目的是為減少或避免患肢發生腫脹。密切觀察患肢血運,此外,還應注意防止皮膚擦傷,壓瘡等發生。在日常護理中注意随時觀察患兒的一般情況、外固定物的位置,特别是患肢肢端的血運情況:皮膚顔色、溫度、感覺。腫脹消退後,外固定松動時應及時重新固定,必要時及時到醫院複查,複查X線片,觀察骨折有無移位,了解骨折清況。
6、注意全身皮膚的清潔衛生
做好晨晚間護理,尤其是頸部、腋窩等皮膚皺褶處及受壓部位的清潔。天氣炎熱時防止發生蚊蟲叮咬。嬰幼兒每次排便後應及時輕洗會陰部。同時為防止蟲類爬入石膏内應經常清洗病兒的皮膚及掉入石膏裡的雜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