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南宋抗金名将嶽飛寫過這麼一首詞,叫《滿江紅》,裡面當中有這樣一個句子: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是一首悲壯而勵志的詞,一直廣為流傳。“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意思是告誡人們不要虛度時光,提醒人們不要在年輕的時候碌碌無為,等到老的時候才想起來後悔,這個時候已經是白了頭發。
努力要趁早,奮鬥要趁早,要待少年時。年輕是一生當中最美好的時光,是最能奮鬥的光陰。年輕的時候,無論是身體還是精力,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旺盛的一個年齡段。這個時候的努力,成功率要遠遠比老了再努力高得多。
不過很多時候,有的年輕人卻總以為,我還年輕,等明天再努力吧,殊不知明天還有明天。記得有一首《明日歌》這樣唱: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凡事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想着等明天再努力的人,就是對人生的蹉跎。無論是嶽飛的《滿江紅》,還是《明日歌》,都是在告誡人們:行動要趁早,要及時,而不要拖延,不要一切留到明天。
明天是一個虛幻的詞語。人永遠有下一個明天,隻要生命沒有結束。但是也許,等真正想在明天努力的時候,他已經是到了人生的暮年。
所以,冬天的早晨,躺在溫暖的被窩裡賴着不想起床的時候,你要想想,一天賴一個小時,一年就能賴出365個小時。當你回頭來想想的時候,這365個小時,其實都是一片空白,你都想不起來在那麼多的時間裡面,自己到底幹了一些啥?其實啥也沒幹。
但是當你每天早起一小時,利用這一小時來看書的時候,即使是一天一本隻看一小時,一年365天下來,你就看過了365本書。這樣的兩種對比,是不是會讓你覺得驚訝?
所以人生的努力是一點一點積累的,而不是一蹴而就。努力及早,及時,無論是以後的成就多少他都無悔于時光的積累。隻要不浪費時光、不空耗時光、不虛度時光,一切的努力都将會有一個美好的結果。
我們也許沒有可能像嶽飛一樣能夠名垂青史,但是我們因為珍惜我們的時光,努力向上,在自己所能的範圍之内,去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也是一種成就。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這個趁早就是提醒人家要努力上進,要及早奮鬥。成名不是白白來的,它也是需要一個奮鬥的積累過程。
打開電腦,輸入“珍惜時光”的名言,你能看到無數的聖人名人都在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努力奮鬥,為自己的成功打好基礎。
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但是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今天,你做了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