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救災
文/龔道育
醫生讓我去照片,可是我痛得不能邁步了,趙主任接着搬個椅子讓我坐在上面,他和小車司機兩人把我擡往照片室。
X光當即鑒定,我的胃穿孔了,必須立即動手術。
我痛得死去活來,催促醫生馬上給我動手術。
他們說正在辦理計費、簽字手續,一分鐘也沒拖延。
好不容易等到進了手術室,我オ松了ー口氣。
看着醫生給我打麻藥針,聽到醫生在我肚皮上劃開的聲音,我不知道疼痛,一點也不害怕,接着就失去了知覺。
第三天等我醒來時,家屬告訴我,手術做了兩個多小時,醫生順便給我把闌尾也割了,作了防患于未然的大好事。
莫書記、政府辦田主任等領導都來看了我,給我及家屬極大的安慰。
我從父親去世後,正是過苦日子期間,一直是饑一餐、飽一餐的生活,年輕時就患了胃病。
在農村辦點時,體力勞動強度太大,又患了淺表性胃炎。這些毛病吃點藥就好一點,怎麼會導緻胃穿孔呢?後來還是跟我一起陪記者的陳秘書給我找到了答案。
8月初的一天,人民日報駐湖南首席記者來澧縣采訪,我們陪他到夢溪鎮李家村采訪,回縣城時已經下午兩點鐘,招待所沒有飯吃了,我們就在附近一家個體餐館吃飯。那天天氣很熱,吃飯時多的是幾盤涼菜,特别是那盤切成短節的鹵豬尾巴,我吃了一節又節。後來記者走了,陳秘書問我:“你怎麼吃那麼多豬尾巴?”
我反問:“怎麼了?”
“那裡面長蛆了。”陳秘書說。
“你先怎麼不告訴我?”我又問。
“當着客人的面我好說嗎?”
“不要緊吧?一些鹽蛆。"”我自己安慰自己。
動手術後,陳秘書護理我兩天,他說肯定是吃了鹽蛆引起的,我覺得有些道理。但是後悔也沒用了。
我在醫院住了兩個月,10月10日上班工作,依然主管新聞報道工作。許多新聞媒體轉入深度報道,像《湖南日報》宣傳災後重建成果,《桃花源》雜志約稿,要我寫一篇反映澧縣抗災的報告文學。
我潛心寫作,一篇題為“本色在這裡升華”的7000多字的報告文學刊登在當年第三期《桃花源》雜志上,文中表揚了31個單位和個人。在我住院期間,趙副主任奉命當經委主任去了,辦公室一些其他事情有時也喊我參與。
我一想動手術等于到閻王爺那裡跑了一趟,覺得能繼續工作就是最大的幸運,以前不管有沒有什麼恩怨都不必計較,所以随叫随到,不講價錢。
11月5日,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賀家斌在主任會上宣布:“我要包滟洲,辦公室原來分工不變。整個工作實行集體領導、主任分工制。統籌安排考慮,還是龔主任。行政組、秘書組、通訊組由龔主任分管。”
我思前想後,給自己立了5條工作原則:
1、一請示,二彙報,批準一條辦一條。
2、人員進出不過問,幹部提拔不說話。
3、前屆的糾紛不插手,已定的事情不翻盤。
4、不摸底細不發言,沒授權的不亂管。
5、過去的教訓要記取:管多了就不讓你管,都不管才叫你管;别人想管的就不讓你管,沒人管的才叫你管;不管事的可升遷,管事的就坐冷闆凳;管事多了評選先進就選掉,不管事時可立功(當年我被縣委評為抗洪救災立功人員)。歸結為一點還是:無為而治,少管為佳。
我在摸底時發現,縣委辦當時第一個實際問題就是幹部職工已經半年沒有報銷各種費用,大家的報銷單據都整理好了,趙主任也在上面簽了字,可是就是沒錢報,單據被會計收在那裡睡大覺。
縣委辦包括縣委三名正副書記一共29人,共有4700多元沒報銷。多數人沒報銷的費用相當本人當時兩個月的工資。
我問行政組,組長張秘書說:“今年8月份以前,每月辦公室還開個會,工作有安排、有總結,此後直到現在就再也沒有搞了。整個機關幹部職工沒報銷的費用不下一萬元。
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要錢,沒錢一事無成。于是找到财政局,向局長反映問題,他當即給縣委機關撥款兩萬元,總算解了燃眉之急。(待續)
編輯:玫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