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5:31:33

新華社石家莊1月31日電(記者範世輝、杜一方、齊雷傑)冬奧盛會啟幕在即,曆經滄桑的塞外山城張家口奔赴“冰雪之約”,萬衆矚目。

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曾經閉塞的張家口市借勢冬奧會籌辦,交通設施建設實現曆史性突破,生态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冰雪旅遊、冰雪運動裝備制造、大數據、新能源等産業蓬勃發展。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1

2021年11月8日拍攝的張家口賽區雲頂滑雪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冬奧會籌辦進程,也是當地群衆共享籌辦成果的過程。許多群衆捧上“雪飯碗”、吃上“旅遊飯”,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

閉塞山城踏上交通“快車道”

張家口地處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冬季風大、寒冷、雪期長,有“塞外山城”之稱。曾經,一些當地群衆不願稱家鄉為“山城”,生怕留下“閉塞、落後”的刻闆印象。

翻天覆地的變化,發生在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之後的7年間。

“以前從北京去崇禮開車需要4個多小時,現在坐高鐵1小時就到了。”劉芸是滑雪發燒友,節假日坐着高鐵去崇禮滑雪,成為她的不二選擇。

二十世紀初,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了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條時速350公裡智能高速鐵路——京張高鐵正式通車。張家口進入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2

1月21日,京張高鐵冬奧列車開啟賽時運輸服務。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一字之差,卻跨越百年滄桑,見證着中國鐵路從落後到引領的曆史巨變。開通兩年來,京張高鐵發送旅客1380餘萬人,已累計開行列車近4萬對,現在每天開行65對。

2020年1月,延崇高速通車運行,這條國内首條智慧化高速公路打開了小城崇禮溝通世界的橋梁。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3

2021年10月18日,延崇高速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互通式立交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如今,張家口甯遠機場改擴建、張家口南綜合客運樞紐、崇禮客運樞紐、太子城客運樞紐等12個重點交通項目陸續建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冬奧會綜合運輸網絡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冬奧會運輸管理系統全面形成。

沙塵暴發源地書寫“綠色底色”

作為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張家口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原則,為冬奧書寫“綠色底色”。

寒冬時節,壩上冷風呼嘯,巨大的風輪葉片緩緩轉動,将風能源源不斷轉化為電能。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2020年投運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是世界上首個彙集和輸送大規模風電、光伏、儲能、抽蓄等多種形态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每年可向北京輸送約141億度清潔能源,助力北京冬奧場館實現奧運史上首次100%清潔能源供電。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4

2019年5月8日,工人在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姚家灘村的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康保換流站施工。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壩上一場風,從春吹到冬。吹出山藥蛋,刮出犁底層。”過去,因植被遭到破壞,張家口一些區域成為沙塵暴發源地。

如今,随着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黃沙漫天”的景象已不見蹤影。其中,崇禮冬奧核心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成為滑雪勝地、戶外天堂。“十三五”期間,張家口完成營造林1368萬畝,林木綠化率達50%。

“‘吃’進的是氫,排出的是水。”張家口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駕駛員張彥茹說,氫燃料電池汽車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低溫啟動。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将投入655輛氫燃料車,為賽事提供保障。每輛氫燃料公交車運行1萬公裡,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1.8噸。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5

1月17日,氫燃料新能源車準備駛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停保中心場站。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近年來,張家口加速建設氫能綜合利用産業體系,初步形成制氫、加氫、儲氫、氫能産業裝備制造等全産業鍊,“氫能張家口”已成為城市發展新名片。

冰天雪地化身“金山銀山”

借助籌辦冬奧會春風,張家口的冰天雪地正在化身“金山銀山”,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日漸明晰。

60歲的錢學森是張家口市崇禮區上窩鋪村人,這個村位于大山深處,距崇禮城區10公裡。

“從前,崇禮人每年冬天守着雪卻怕雪。”錢學森說。如今,大家夥兒吃上“冰雪飯”,每年都盼着雪季早點到來。2019年,錢學森從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土房搬進兩室一廳的新居。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2013年的5196元躍升到2020年的13832元。

冰雪資源改變了崇禮的命運。全區12.6萬人中,有近3萬人直接或間接為雪場服務。2015年,崇禮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發生率高達16.81%。2019年5月,崇禮徹底脫貧摘帽。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6

2021年10月13日,太子城冰雪小鎮項目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借冬奧東風,“零度以下經濟”正成為張家口熱詞,冰雪運動裝備制造、大數據、新能源等産業借助“冷資源”煥發蓬勃活力。年均氣溫2.6攝氏度的張北縣着力打造“中國數壩”,目前已成為阿裡巴巴集團在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張家口規劃建設了2個冰雪裝備研發制造集聚區,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計簽約冰雪産業項目97項,總投資370多億元。

張家口市副市長劉海峰介紹,目前張家口已建成大型滑雪場9家,擁有高、中、初級雪道177條、總長度164公裡。建成滑冰館20座,直接參與滑冰體驗和培訓人數超過6萬人。上個雪季,張家口市接待遊客246.2萬人次。

2022張家口冬奧會高山滑雪标志(北京冬奧會昔日塞外山城)7

2021年12月17日,工作人員駕駛雪地摩托從雲頂滑雪公園的一條賽道旁通過。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借勢冬奧會舉辦,張家口着力打造國際冰雪運動與休閑旅遊勝地,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雛形漸顯。塞外山城,正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參與記者:高博、白明山、楊帆、秦婧、趙鴻宇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