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實際拌制的過程中,由于環境、天氣、原材料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緩凝、假凝與速凝現象,進而影響混凝土性能,延誤施工。混凝土出現凝結時間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呢?
01.混凝土緩凝
泥漿體與骨料的結合,形成了強度薄弱區,導緻水泥漿體與骨料之間黏結力降低,進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如果含泥量攪拌不均勻而形成泥團,混凝土強度惡化将更加嚴重。
原因
01
緩凝劑超摻
夏季為滿足施工要求,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等常會摻入緩凝劑,但摻量過大,易導緻混凝土凝結時間嚴重超過設計和預計的凝結時間,甚至混凝土長期不凝結,不僅造成強度大幅度降低、延誤工期,甚至給工程帶來嚴重的質量問題。
02
減水劑與水泥、摻合料的相容性問題
減水劑的化學性質、分子量、交聯度、磺化程度和平衡離子以及水泥中SO3、C3A的含量、水泥細度、堿含量等,是其主要影響因素。若相容性差将引起混凝土超時緩凝現象。
03
水泥摻合料
為降低成本,改善水泥某些性能,在水泥生産過程中往往摻入一定量的礦物摻合料。但摻合料品種或用量不當時,則會引起混凝土異常凝結。如摻量過高時,可能引起超時緩凝。
04
不恰當的施工工藝或措施
在混凝土的生産和施工過程中,不恰當的施工工藝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的超時緩凝。如混凝土在生産時拌和水中含有油類、酸、糖等,在外摻緩凝劑的條件下會造成混凝土嚴重的緩凝現象。
預防措施
1、定期校稱,防止計量不準造成外加劑超摻;
2、在施工前,先經試驗确定所使用的外加劑與水泥、摻合料等原材料之間的适應性及合适摻量。
3、對每批水泥的進站要進行留樣封存,發現異常,可進行追溯;
4、正确引導施工單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杜絕不恰當的施工工藝影響使用效果。
02.混凝土假凝現象
泥漿體與骨料的結合,形成了強度薄弱區,導緻水泥漿體與骨料之間黏結力降低,進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如果含泥量攪拌不均勻而形成泥團,混凝土強度惡化将更加嚴重。
混凝土假凝是指水泥的一種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過早變硬現象。在出機後,短時間内達到初凝,經重新攪拌後又出現可塑性,這種現象叫混凝土假凝。
造成混凝土假凝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水泥粉磨時磨内溫度較高,使二水石膏脫水成半水石膏的緣故。
當水泥拌水後,半水石膏迅速化為二水石膏,形成針狀結晶網狀結構,從而引起漿體固化。
另外,某些含堿較高的水泥,硫酸鉀與二水石膏生成鉀石膏迅速長大,也會造成混凝土假凝。
預防措施
1、選用合适的水泥,一般摻有混合材料的水泥很少産生混凝土假凝現象;
2、加入适量外加劑,如混凝土減水劑或緩凝劑等;
3、進行劇烈攪拌,在制備混凝土時延長攪拌時間也可消除混凝土假凝現象。
03.混凝土凝結時間過快
泥漿體與骨料的結合,形成了強度薄弱區,導緻水泥漿體與骨料之間黏結力降低,進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如果含泥量攪拌不均勻而形成泥團,混凝土強度惡化将更加嚴重。
01
半水石膏
水泥熟料加石膏共同磨細時,磨機溫度過高,二水石膏脫水成半水石膏,這種半水石膏會造成混凝土速凝。
02
無水石膏
水泥生産時采用無水石膏, 外加劑摻入後,硫酸鈣溶解速度大大降低,水泥中C3A不能充分與硫酸鈣水化生成鈣礬石,而直接與水生成水化鋁酸鈣,因而引起速凝。
03
水泥溫度過高
在水泥供應緊張時期,水泥剛磨好就直接裝運使用,導緻現拌混凝土出機溫度高,若不采用其他措施進行處理,混凝土也會出現速凝現象。
04
速凝劑過摻
溫度較低的季節,混凝土難以凝結,常常摻入速凝劑。還有就是混凝土生産公司為縮短拆模時間、提高模闆周轉率,而加入速凝劑。但速凝劑摻入過多,則會造成凝結時間過快。
預防措施
1、攪拌站應事先對水泥生産原料進行調查,不能采用無水石膏、半水石膏、磷石膏等配制的水泥。
2、對于現磨水泥,需等徹底冷卻後使用。或者,添加适量外加劑或采用冰水拌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