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島嶼,它地處太平洋的深處,四周距離任何一處島嶼都超過1000公裡,距離最近的小笠原群島也有1267公裡,這幾乎相當于北京到江西南昌的距離,堪稱世界上最孤單的島嶼之一。但就是這樣一座島嶼,卻為日本赢得了1500平方公裡的領海和43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這座島嶼便是日本的最東端領土—南鳥島,近些年更是被研究人員發現蘊藏着1600萬噸稀土資源,被譽為日本摘掉稀土貧乏國帽子的希望。
南鳥島地處太平洋的深處,四周距離任何一處島嶼都超過1000公裡,堪稱世界上最孤單的島嶼之一。
南鳥島:日本的最東端領土
南鳥島,又名馬庫斯島,位于北緯24°18′,東經153°58′,是日本控制下的太平洋中部的一個火山島,歸東京都管轄。西距小笠原群島1267公裡,西北距日本東京1848公裡,東南距美國威克島1415公裡,西南距馬裡亞納群島1021公裡。南鳥島的外形接近正三角形,每邊長約2公裡,總面積1.2平方公裡,地勢平坦,最高點的海拔僅有9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超過20℃。
南鳥島是日本控制下的太平洋中部的一個火山島,西北距日本東京1848公裡。
南鳥島的外形接近正三角形,每邊長約2公裡,總面積1.2平方公裡,地勢平坦。
南鳥島無一般居民居住,僅有日本氣象廳(南鳥島氣象觀測所)、海上保安廳和海上自衛隊(南鳥島航空派遣隊)等單位職員進駐該島。島上的一側設立有長1380米的軍事,用來通航、補給,也有小型港口,但因南鳥島周圍淺灘廣布珊瑚礁,吃水淺,大型船隻無法接近,要靠小船接泊,島上物資基本靠本土補給。
南鳥島無一般居民居住,僅有日本氣象廳(南鳥島氣象觀測所)、海上保安廳和南鳥島航空派遣隊等職員在該島。
日本陸地國土隻有37.78萬平方公裡(相當于雲南省),但海洋國土卻高達448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六。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島,卻擁有1500平方公裡(22公裡的半徑平方乘以3.14)的領海和43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這個權益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的。《海洋法》規定:領海的範圍是從海岸基點向外延伸至12海裡(即22公裡),毗鄰領海之外的專屬經濟區,則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準線起向外延伸200海裡(370公裡),所有國可對專屬經濟區内的資源行使唯一權力,同時島嶼擁有與陸地領土同樣的海域資格。這也是為何日本陸地國土隻有37.78萬平方公裡(相當于雲南省),而海洋國土卻高達448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六的原因。
圖為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視察日本最東端的島嶼南鳥島
南鳥島上的海上自衛隊(南鳥島航空派遣隊)建築。
南鳥島:日本何以失而複得?
細心的人會好奇,為何南鳥島又名馬庫斯島(Marcus Island)?,這是因為在1864年,美國人最先發現了該無人島并做 了命名,4年後日本人也發現了這座島,不過日本人比美國人迅速,1879年就開始進駐該島,1896年水谷新六等46人從小笠原群島的母島出發,正式在南鳥島建立的定居村落,之後南鳥島就被納入當時東京府小笠原支廳管轄。
1896年水谷新六等46人從小笠原群島的母島出發,正式在南鳥島建立的定居村落,南鳥島被納入小笠原支廳管轄。
1902年時美國從夏威夷群島派出軍艦,試圖拿下南鳥島,結果日本也及時派出軍艦率先登島,兩國在島上發生小規模對戰後,美國不敵,便承認了南鳥島歸屬日本(殖民時代隻有殖民與被殖民,根本沒有獨立第三條路)。後來1935年日本又在島上設立了海軍氣象觀測所(由于日本開國危機起于美國佩裡艦引發的“黑船事件”,所以格外注重東京外圍的島嶼防禦,為此不惜與英美血戰)。
二戰期間,南鳥島歸屬日本設立的第二島鍊防線,并在1942和1943年擊退兩次美軍攻擊。
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對日和約》簽署5小時後,日本首相吉田茂便與美國代表 艾奇遜簽訂了日美安保條約。
到1942年的二戰期間,南鳥島歸屬日本設立的第二島鍊防線(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知道自己海上實力不敵美國,便企圖依靠三條島鍊戰略防禦體系來消耗美軍艦隊),在島上進駐4000人的部隊,美國曾在1942年3月和1943年8月對南鳥島發起兩次攻擊,但均以失敗告終,直到1945年美軍才占領南鳥島。1952年根據《舊金山和約》,并經聯合國授予行政管轄權,美國托管了包括南鳥島、硫磺島在内的小笠原群島和琉球群島。
日美安保條約構成了日本從屬美國的法律依據,使美國在日本擁有幾乎無限制設立、擴大和使用軍事基地的權利。
但到1968年,美國由于深陷越南戰争,在美蘇争霸中處于守勢,再加上1951年簽署的《日美安保條約》(該條約構成了日本從屬美國的法律依據,使美國在日本擁有幾乎無限制設立、擴大和使用軍事基地的權利)即将到期,為了拉攏日本順利自動延期該條約,以維持在日本的駐兵權,便将包括南鳥島在内的小笠原群島移交給了日本,南鳥島在行政上重新并入東京都小笠原村管轄。
1968年包括南鳥島在内的小笠原群島移交給了日本,南鳥島在行政上重新并入東京都小笠原村管轄。
2012年,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南鳥島周邊海底發現大量稀土礦藏。
南鳥島的意外之喜:1600萬噸稀土礦藏
得到南鳥島行政管轄權後,日本一直将南鳥島作為一處軍事要地,也一直沒有将二戰前遷走的居民返遷,所以除了政府支援及海上自衛隊的人員外,基本是處于無人常住的狀态。南鳥島可以說是重歸沉寂,直到2012年,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南鳥島周邊海底發現大量稀土礦藏,濃度最高的是镝和钇,南鳥島才再次進入世人的視野。
2018年日本研究團隊根據對南鳥島25處海底泥土所含稀土濃度調查顯示,其推測儲量超過1600萬噸。
之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加大了調查力度,2018年4月10日對外宣稱,根據對南鳥島近海25處海底泥土所含稀土濃度的調查顯示,延伸範圍達2500平方公裡的稀土礦藏區其推測儲量超過1600萬噸,足夠全球使用數百年,如钇可供全球使用780年,镝可供使用730年。廣闊的礦藏區尤其以南鳥島西北部約100平方公裡處的濃度最高,預估儲量就有120萬噸。
稀土由于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被稱為工業維生素。
這裡額外延伸介紹一下稀土,方便大家理解稀土礦的珍貴和重要。所謂稀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Y)、钇(Sc)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其中镧系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稀土在工業上有“黃金”之稱,特别是在軍事、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領域用處非常大。
镧用于合金材料和農用薄膜,钕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钷為衛星提供輔助能量,钐應用于原子能反應堆。
铕制造鏡片和液晶顯示屏,铒軍事上用于激光測距儀,钬用于制作光通訊器件,镥用于能源電池技術等。
稀土由于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産品的質量和性能,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幾乎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稀土。如大幅提高制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钛合金的戰術性能,還是電子元器件、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領域的潤滑劑等。可以說軍事、科技領域的躍升都離不開稀土,而美國在冷戰後的幾次局部戰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就跟稀土科技領域的先進密不可分。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是世界1/5高科技産品必備的“味精”,更是未來中國同世界談判的底牌籌碼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并不稀少,但分布格外不均,中國稀土最多時占世界稀土總儲量的80%,内蒙的白雲鄂博礦曾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山,但經過20多年不加節制的開采之後,目前占比僅在39%左右,單在1996年—2009年儲量就消耗37%,僅剩下4000萬噸。若按照現有的生産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就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内需求。
内蒙的白雲鄂博礦曾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山,曾一度生産了全球80%的稀土。
保護并科學利用好稀土資源,不讓寶貴的稀土資源盲目賤賣出口美日歐國家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稀土總儲藏量的40%(包括天然儲量和進口儲備量),中國跌落第二,俄羅斯以19%位居第三,印度以7%位居第四。但即便如此,中國仍要承擔世界81%以上的稀土市場。而日本陸地領土并無稀土資源,但靠十幾年大量低價買入中國稀土後,已經儲備了可供使用100-300年的稀土,從而擁有了一定的稀土國際定價權。
日本靠十幾年大量低價買入中國稀土後,已儲備了可供使用100-300年的稀土,從而擁有了一定的稀土定價權。
中國稀土曆年年度出口量回顧表
但稀土資源的戰略意義,仍然讓美日歐大張旗鼓地在全球尋找稀土,所以在印度、南非、蒙古、澳大利亞時常能看到日本尋找稀土礦的身影,并聯合美歐逼迫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保持稀土的廉價出口。盡管日本已經從高峰期的90%進口來自中國,降低至2013年的62%,但依然擔心稀土資源高度依賴中國,所以當日本在南鳥島發現了巨量的稀土礦藏後,南鳥島便成了日本摘掉稀土貧乏國帽子的希望。
南鳥島不僅發現了稀土礦藏,日本的研究團隊還在南鳥島約300公裡的5500米海底發現了大面積的錳結核礦。
更意外的是,在南鳥島,不僅發現了稀土礦藏,日本的研究團隊還在南鳥島約300公裡的5500米海底發現了大面積的錳結核礦(又稱多金屬結核礦石,包含錳、銅、钴、鎳等30多種金屬元素),分布範圍至少有4.4萬平方公裡,比九州島面積還大。這也是日本首次在南鳥島附近發現如此大範圍的稀有金屬礦,研究人員利用深海探測器“深海6500”采集了部分錳結核礦石樣本,發現其富含稀有金屬钴和鎳等金屬元素,僅钴的儲量就夠日本使用約1600年。
南鳥島稀土礦藏來源的可行性解釋,或許跟古氣候變化和某些類型的海底地質條件将魚類種群推向特定的位置有關
當然,對于南鳥島稀土礦藏的來源,維達從一名日本研究學者大田純一郎在《科學報告》期刊發表的論文找到了一些可行性的解釋。論文表示在距今3450萬年的始新世,古氣候變化和某些類型的海底地質條件将魚類種群推向了特定的位置,如地球經曆的冰河期,改變了洋流,使得原本堆積在海底的營養物質出現了巨大擾動。随後海山導緻營養物質向上輸送到魚類生存的環境中,魚類因此繁衍生息。随着這些魚類形成化石,有價值的元素在化石中聚集,最終化石層便成為了稀土元素钇(REY)的富集礦床。
南鳥島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稀土礦藏,但就當前的深海開采技術而言,遠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商業開采。
日本鼓噪南鳥島的稀土礦藏,不排除以此刺激中國稀土産量配額制,放寬稀土出口的考量。
雖然南鳥島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稀土礦藏,但就當前的深海開采技術而言,遠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商業開采,因為這些稀土礦床的深度都在海面5000米以下,目前達到這種深度的商業開采技術并不存在。雖然日本将全面啟動對深海稀土礦藏的開發,并計劃于2022年在南鳥島近海進行試采。但技術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日本鼓噪南鳥島的稀土礦藏,不排除以此刺激中國稀土産量配額制,放寬稀土出口的考量。
上期回顧:硫磺島現狀:孤懸海外的太平洋火山島,1.2萬具屍骨未收斂成為墳場
備注: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