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堂
拆
字
上周末,拜望老師,正好趕上面授課程。坐在一旁聆聽了老師對學生們的作業點評,回顧自己十餘年的從師經曆,兩個字突然出現在心裡,老師在教授由“會”到“彙”的過程。
會
■(會):合也。從亼,從曾省。曾,益也。凡會之屬皆從會(《說文解字》)。這裡講,會就是會合的意思,由一個亼(集)加上一個省略的“曾”組成的,“曾”表示曾益。
這是甲骨文的 “會”,是一個“合” 字拆開了,在中間的部分加上了表音的構件。
hui
這兩個字都是金文中的“會”,并不是“亼 曾”。上部是蓋子,下部是器皿,中間部分的什麼東西不好說,像是谷物盛放在有蓋子的器皿裡。中間這部分後來逐漸與下部的構件會合形成了“曾”的樣子。
02
雖然中間這部分存疑,但是可以看出是東西積聚在一起的樣子,由此引申為聚合、會合的意思。由引申義後來逐漸再引申,這個字表達的意思很多,比如我們講“學會書法”的“會”是理解、掌握的意思。同時,“會”也是名詞,在古文中“會”是器物蓋的意思。
這是标準的小篆寫法,許慎就将此拆為“亼 曾”組合。
hui
隸書的“會”字,一眼看上去像一座糧倉。“會”的造字本意不得而知了,但是古語中存放草料的倉庫就叫做“廥”。
hui
楷書中的兩種寫法,有中部是兩個“丶”的,也有連做一橫的。
05
永和九年在會稽山的聚會上留的的千古名作。
講到這裡,“會”的另一個讀音就出現了,“會(kuài)”,書聖聚會的這個“會稽山”有典故,相傳大禹治水之後在這裡舉行諸侯大聚會,來為諸侯計功封爵,稽核他們做出的貢獻。大禹會後病故了就葬在這,諸侯們一商量這裡叫“會稽山”好了,“會”就是計算、總計,“稽”就是考核。據史料記載我國周代就有“會計”這個職業了,“計”是計算零星,“會”是計算總合。
草書的“會”字,這個草書字進行楷化後就是我們通行的簡體字。
hui
接下來我們說說“彙”。
彙
■“彙”寫作繁體字的話有三種寫法,“滙”、“匯”、“彙”。前兩種寫法是一個意思,隻不過是“氵”在“匚”裡還是外的區别。
我們現在講河流會合在一起,或者是彙款的意思時寫作“滙”。講彙聚在一起、聚合的意思時寫作“彙”,比如我案頭正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古玺彙編》封面就寫作《古壐彙編》而不是“滙”。
匯
器也。從匚淮聲。(《說文解字》)這個字是器物的名字,“匚(fāng)”是方形器物的意思,加上表示讀音的“淮”。
彙
蟲。似豪豬者。(《說文解字》)這就是一種小動物,現在我們叫做刺猬。這個字本來讀作wèi,很早的時候“彙”、“猬”就分化為兩個字,“猬”專門稱呼刺猬,“彙”就假借為“彙”,讀音也完全并入了“彙”。其實“彙集”表達的意思和一般意義上的彙合有區别,“彙集”表示按類集中。
hui
小篆的“彙”。
hui
楷書的“彙”。
篆書中就有“氵”的差别。
03
這字來由很簡單,現在表達的意思都是後來引申的、假借的。我突然想到“會”與“彙”字做本期的題目,自然有我個人的理解成分在。标準的現在漢語中“融會貫通”寫作“會”,我查了一下在一些名著中也有寫作“融彙貫通”的。我不是研究語文專業的,工具書上自然也有清楚地解注。
如我文章開頭所講,老師在教授由“會”到“彙”的過程。我講的“會”先是掌握的概念,而後是彙集各種營養,這隻是表面上上的概念。“彙”指江河合流在一起,我覺得這個解釋我們引來很好,這河流都是水,不管從哪條河川、哪個方向合流到了一起也就分不出彼此、分不出來路了。“會合”就是個“開會”的概念,一散會又各奔東西了。我們學習書法會了技法之後,會合各種碑帖法書養分,再“彙”入自己的血液中,筆下流露的能不是自由地書寫麼?
本文作者
本堂
1987年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印社社員、現供職于天津市津南區文化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