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

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5:00:46

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設立“創新獎”“攻堅獎”和“不勝任工作人員池”,對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及時提拔;讓那些不幹實事、不敢擔當、無所作為的“驚堂木偶”,失去“位子”、丢掉“帽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1

用結果導向倒逼脫虛向實

設立“創新獎”“攻堅獎”和“不勝任工作人員池”,對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及時提拔;讓那些不幹實事、不敢擔當、無所作為的“驚堂木偶”,失去“位子”、丢掉“帽子”。

治愈形式主義頑疾,必須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在堅持問題導向、目标導向的同時,更加注重“結果導向”,以結果論英雄,用“結果導向”倒逼作風脫虛向實。

首先,建立“實績導向”的工作評價體系。幹部行不行,實績來反映。要建立和完善以質效、績效、貢獻為導向的工作評價體系,在指标設立上,改變路數和打法,跳出慣性思維,不能看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這個“供給側”“能幹什麼”,而要看基層、企業和群衆這個“需求側”“需求什麼”。

比如,在“六穩”“六保”工作中,主要看出台了多少實在管用的政策,多少纾困政策落地見效;在三大攻堅戰中,為老百姓引進落地了多少緻富項目,攻克了多少污染防治的“堡壘”,啃下了多少充滿風險的“硬骨頭”;評價招商引資工作,不能隻看簽訂了多少協議和合同,要看到位資金、看項目開工率、看落地項目形象進度和實物工作量等。

同時,指标設立要正确處理顯績與潛績、當前與長遠、治标與治本的關系,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确的政績觀,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搞拔苗助長,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既治标,又治本,腳踏實地幹好任内的工作,把自己的一棒跑出高質量。

其次,運用“接地氣”的考核督查方式。突出“結果導向”,發揮考核和督查的“指揮棒”作用至關重要。中央明确提出,督查檢查考核要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從以明查為主向明查暗訪相結合轉變,從一味挑毛病、随意發号施令向既發現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轉變。

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把年度考核與日常考核、專項督查結合起來;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綜合考核與完成重大突發任務結合起來;考核單位與考核領導幹部個人結合起來。群衆的意見是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領導幹部的長短優劣。要堅持開門搞考核,把評價的權力交給人民群衆、基層政府、市場主體,讓他們當“閱卷人”,現場打分,以他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評判的根本标準,激勵領導幹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記在心上,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

要改進督查方式,改變督查“圍着展闆、畫面看;繞着櫥窗,盆景轉;順着檔案、資料翻”等表象化、形式化、虛套化的傾向,督在實處,查在“七寸”,考在要害。要把考核督查的結果用好用足。考核結果與幹部提拔使用、表彰獎勵挂起鈎來,不能考歸考,用歸用,考用分離。要設立“創新獎”“攻堅獎”和“不勝任工作人員池”,不換思想就換人,不幹事就挪位,對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及時提拔,甚至破格重用;反之,讓那些不幹實事、不敢擔當、無所作為的“驚堂木偶”,失去“位子”、丢掉“帽子”。

最後,慎重精準地問責追責。調查發現,有些單位和部門形式主義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問責的泛化簡單化造成的。

重留痕、重形式、重過程,目的是為了日後的免責。有的單位和領導問責不嚴肅、不慎重、不規範,動不動就問責,一不高興就問責,為此,一些部門和人員患上了“被問責焦慮症”。會議多、文件多、督查多、活動多,屢禁不絕、變通花樣,很多時候是為推脫責任留“後手”。

因此,問責機關在啟動和實施問責時,不能以留痕多少、檔案資料是否齊全作為依據,要到一線,腳踩泥土,多聽聽群衆的意見和感受,多看看實際工作的落實情況,不能簡單因為台賬不細、資料不全、沒有留痕,就輕易下“工作不落實”的結論。要堅持實事求是,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敢于為幹事創業的幹部撐腰鼓勁、保駕正名,讓實幹者心無旁骛、輕裝上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