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尋訪黃河文化的感悟

尋訪黃河文化的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07:30: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尋訪黃河文化的感悟(品讀二黃河之美)1

二黃河沿岸秋色迷人。 楊曉軍攝

秋風吹過,空氣中夾雜着各種谷物的清香,又到了二黃河最美的季節。

二黃河是黃河“幾”字彎拐彎處一條與黃河并行的人造河。1958年,内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動員近3萬民工,靠着一根根扁擔、一隻隻籮筐、一把把鐵鍬、一輛輛手推車,耗時3年,硬是在貫穿全灌區230公裡的黃土地上,開挖出一條人造河。二黃河的疏通,讓河套人民結束了水患中的流離失所,也讓“捧着金飯碗讨飯吃”成為曆史。

這條生命之河通過總幹渠實現了可控調節和全灌區全域覆蓋,經由灌區10.36萬條、7級灌排渠(溝)道的接力輸送,向灌區輸送46億立方米黃河水,向烏梁素海補水36.48億立方米;灌溉面積由過去的547萬畝擴展到1100多萬畝。資料顯示,2021年,巴彥淖爾市糧食種植面積突破544.1萬畝、産量達56.2億斤,再創曆史新高;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5元,同比增長10.2%,較2012年增長52.96%。

二黃河之美在于它的生态底色,淡綠、濃綠、墨綠,層次分明的綠沿着二黃河大堤向前延伸。劉永和是一名灌區的水利專家,退休後他總愛穿行在二黃河層次分明的百裡綠色長廊裡。近10年來,總幹渠管理局開啟保衛二黃河的綠色行動,建成了全長180公裡的高标準生态綠化帶,累計種植各類樹木2000多萬株。河道生态環境改善,50多種水生物種、200多種植物物種、150多種動物物種在這裡安家落戶。

二黃河之美還在于它清澈的水質。“河清海晏”是黃河沿岸人民的千年夢想。這些年,黃河生态治理初見成效,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黃河之水不再是“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河套灌區緻力于“讓二黃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啟動“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大舉措。群鳥雲集,魚翔淺底的景象在這裡成為現實。

初秋,二黃河沿岸一派色彩斑斓的景緻。燈籠般的紅辣椒、顆粒飽滿的枸杞果、笑彎了腰的玉米棒子、金盤似的葵花、垂下頭的高粱穗,還有成群的鴻雁、白鹭、鷗鹭、野鴨等,它們興奮地拍打着雙翅,鳴唱着一曲秋之歌。綠色長廊裡的畫眉、百靈鳥似乎聽懂了二黃河水的語言,叽叽喳喳地同唱一首歌:“我的家鄉有條二黃河,流淌的故事比浪花多。它每天從我家門前流過,流過,滋潤着豐饒田疇,掀起綠色的波,蕩起一首首幸福的歌,幸福的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