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臨江仙》
蒼壁初開,傳聞過實,客有來觀者,意其如積翠,淸風,岩石,玲珑之勝,既見之,乃獨為是突兀而止也,大笑而去。主人戲下一轉語,為蒼壁解嘲。
莫笑吾家蒼壁小,棱層勢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
有心雄太華,無意巧玲珑。
天作高山誰得料,《解嘲》試倩揚雄。
君看當日仲尼窮,
從人賢子貢,自欲學周公。
注:
意,猜度。猜度蒼壁有積翠岩,清風峽,岩石山,玲珑山那般的絕勝風光。乃獨為句,僅一塊高聳的石壁而已。轉語,佛教禅宗稱随機應變的話語。莫笑二句,言蒼壁雖小,但卻氣勢參天。棱層,山石高聳。摩空,接天,參天。相知三句,謂惟我了解石壁,它有意在氣勢上與泰山,華山争雄,卻不追求小巧玲珑的完美。天作二句,上天造就此石壁誰能理解,惟有請揚雄來駁難解嘲。天作高山,語出《詩經天作》。揚雄,西漢辭賦家,《解嘲》是他的名篇。君看三句,言孔子生時并不為人所重,但他仍堅持周公之道,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奔波一生。從人,門生。賢子貢,認為子貢比孔子更賢明。典出《論語子張》。子貢,孔子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周公,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是儒家學派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學周公,典出《論語述而》。
譯
千萬别笑話我家蒼壁很小很小,
它的雄偉氣勢卻能夠上接長空。
最了解它的隻有我這位主人翁,
知它隻想與泰山華山氣勢争雄,
而不願追求十全十美小巧玲珑。
上天造就巨大石壁誰能夠理解,
想要作《解嘲》隻能請來揚雄。
當年弟子們都認為子貢更賢明,
但孔子仍然堅持正道效法周公。
評:
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系此詞于嘉泰二年(1202),時辛棄疾罷職閑居江西鉛山瓢泉。
此詞與前篇《千年調》左手把青霓同為詠蒼壁而賦,堪稱姊妹篇。前篇純系幻想,此篇則由現實而發。
上片先寫蒼璧高峻摩空,繼寫對蒼壁的體認理解,展現詞人不同流俗的審美觀和不甘人後的奇思壯懷。
下片再就古今人事加以評說。天賜蒼壁,初不為人賞識;而孔子生時也不為人所知,但他終成千古一聖。通篇托物寄意,抒懷明志,蘊含深遠。
附圖八幅,辛棄疾詞意圖:
懸崖欲摩空,有心雄泰華。
天作高山聳,無意巧玲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