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解禁一定為減持嗎?解禁或者減持,都須睜大眼睛辨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申請解禁一定為減持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解禁或者減持,都須睜大眼睛辨别
晨報記者韓忠益
最近大盤動蕩不已,很多個股跌得稀裡嘩啦,特别是創業闆個股,不少都跌得面目全非。那些在去年漲幅較大的個股,哪怕身處曾經的熱門賽道,回踩幅度也不小,這其中,若有上市公司出個解禁或者減持公告,小散更是跑得快。
坦率說,這段時間解禁或者減持公告真的有點多,但投資者對這類公告還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解禁不等于減持,這兩者是有區别的:比如,在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而到期之後,則可以重新上市交易;但減持呢,一般是指公司股東減少其持有量,開始套取現金。其實,解禁就是上市公司原始股東手裡的股票終于可以按規則在股市裡面賣了,這些重要股東有一年或者三年的股份鎖定期,就是說,在限制期内,重要股東是不能抛售的,所以在沒有解禁時,公司的股價一般都比較穩定,但當迎來巨量解禁壓力時,上市公司股價往往會有波動,有時你會發現這種波動也隻是暫時的,因為上市公司并沒有緊接而來的真正的減持消息披露,那可能隻是虛驚一場。像中遠海控(601919)曾經有過公告:公司間接控股股東中遠海運集團認購的公司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内不得轉讓,預計将于2022年1月24日上市流通。從時間上看,這家公司應該在下周會有巨量股份解禁,但公司于去年10月18日在對公司實施首次增持時,控股股東及其一緻行動人承諾,在增持實施期間(自首次增持發生之日起的6個月内)及法定期限内不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雖能減持但承諾不減持是一種态度,但承諾期滿後,會不會減持呢?記者認為中遠海控曆史上曾經到達過60元之上,當時控股股東都沒有減持,以現在勁爆的優良業績、超低的股價看,手握大把現金的中遠海控不差錢,其為什麼要選擇在低位減持呢?
其次,因為不确定大股東是否會抛售股票,部分中小投資者多半會在解禁或者減持到來之前出逃,形成股價提前下跌的局面。而有的上市公司公告說自己在3天後開始大宗交易和15天後開始集合競價減持手裡股票,卻由于股價尚處在啟動或者波動加劇階段,所以投資者根本不必驚慌失措,因為15天後一般都有3個月或者6個月減持完畢的限定語,上市公司之所以發布這樣的公告,很可能意味着自己的股價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有不錯的表現。這種上市公司一般都會讓财報變得漂亮,而且預估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存在的利好會刺激股價上揚,屆時大股東可以抛個好價格。像風語築(603466)在去年8月17日披露大股東半年内減持事宜,當天股價報收14.57元,如今,被元宇宙題材吹上天的該股最高已經漲至35.03元,妥妥地翻了倍。
再次,對那些沒有實質性利好,隻是借助題材把股價弄得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披露的減持公告一定要非常警覺。華自科技(300490)于2021年7月5日披露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計劃減持公司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對公司股東廣州誠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股份減持計劃進行了公告,誠信創投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970,000股,占公司當時總股本的1.94%。上述減持計劃在發布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内進行。随後公司披露與甯德時代作為供應商的利好,小散信以為真。孰料,去年9月15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其與甯德時代的4.8億元訂單取消了。而上市公司董事、高管、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在訂單取消前已經減持,這種急吼吼吃相令投資者憤怒。事實上,華自科技是在去年8月26日晚間披露半年報的,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理應明了自身對甯德時代的這些訂單存在履約風險。而公司當時卻強調上述訂單履行的各項條件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無法履約的重大風險。可僅僅過了半個月就突然變卦,該減持的減持了,該離場的也離場了,這時候再來披露取消訂單事宜,有故意掩護他人撤退的嫌疑。9月16日,公司以遠低于前一天最高價37.30元的價格開盤,全天被摁在20%的跌停闆位置上,而今天該股已經跌至17.32元了。
所以,遇到可疑的高位減持,必須在第一時間抛出自己手裡的股票。要知道,有些上市公司因為有減持需求,會暗中找機構“做盤”配合拉擡股價,一旦到了減持期,他們就會迅速抛股,有的還是清倉式減持,對這類上市公司絕對不能心存幻想,必須搶在大股東減持前離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