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皮亞傑”年年考,科目二中的人物太多,皮亞傑的幾個階段總是容易混淆,記住這七個字就OK啦:
“感前具形愛奇藝”
感:感知運動階段
前:前運算階段
具:具體運算階段
行:形式運算階段
愛:2歲
奇:7歲
藝:11歲
(年齡容易混,就記愛奇藝)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以2歲、7歲和11歲為間隔,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幼兒教資科目二最常考的是前運算階段(2-7歲)。
不會算數,但會數蘋果
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有具體形象性、泛靈論、自我中心和缺乏守恒等特點。
通俗點說,具體形象性是指如果問幼兒三加二等于幾,他不理解;但你如果把三個蘋果和兩個蘋果擺出來問他幾個蘋果,他知道是五個,幼兒的思維需要借助具體的事物來進行;泛靈論是指甭管啥,都具有靈魂,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經常看到幼兒在和小花小草聊天;皮亞傑還用著名的“三山實驗”驗證了幼兒不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思維的自我中心性。而守恒呢,是指把同樣多的水分别裝入細長和矮胖杯子裡,問幼兒哪個杯子裝的水多?他會回答“細長杯子”,因為此時的幼兒不具有守恒的概念,不能理解兩個杯子裡的水其實是一樣多的。
四個特點講解完事,這回記住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