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00:50:47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詩詞考辯李白天台曉望)1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詩詞考辯李白天台曉望)2

《天台曉望》

李白(唐朝)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标赤城霞,樓栖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鳌沒。

風潮争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迹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x度上把它作為排律,到底對不對呢?這首詩在體式上确實和排律有些接近,從首聯“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一直到倒數第二句“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全部都是意思上作對的,最後一聯“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散句作結。不過從聯與聯的關系上看,“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鳌沒。”都是句與句之間音調相對,聯與聯間失粘,如果在一般的五七律中可以視為變體折腰體,可在排律中古人沒有類似總結,沈宋體的排律是省試詩體,句間對,聯間粘都是有着嚴格要求的。況且這首詩也不是每聯都不粘,前三聯“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标赤城霞,樓栖滄島月。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這裡的“标”要讀上聲,前三聯是粘對分明的。“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後兩聯第一個出句有個當句拗救,也是粘對分明的。

于是有人說既然不是排律,那就是五古了,确實他也有五古體裁的特點,因為詩中有幾句,用沈宋體的标準看來他根本就不是律句,比如“好道心不歇”,根據這個角度把本詩看成拟元嘉體的類似于謝靈運作幾乎全對,再以散句收尾五古也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但是音韻音律也好,句式變化也罷,全然不似元嘉體闆結凝滞,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在《晚唐五代詩史》中提到過在元嘉體之後,由于沈約等人發現四聲,總結八病,謝朓王融等人實踐,出現了格律詩1.0版本~永明體。如果我們從永明體的律法從“八病”的角度來分析李白這首詩可以看出,李白在創作中作對上效仿元嘉體,在音韻上對永明聲律改革成果有一定的應用。永明體有一個特點,律不約篇,最多是兩聯之間出句産生關系,而在八病中,永明體詩人重點避的是前六病,首先是平頭,五言詩中出句的頭兩個字和對句頭兩個字音調完全相同,比如“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這裡的青絲是“平平”,黃金也是“平平”,這就犯了平頭。但是“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就不算犯平頭。這李白的這首詩中沒有一處有平頭現象。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詩詞考辯李白天台曉望)3

第二病叫上尾,在五言詩一聯内,在出句不押韻的情況下,出句尾字和對句尾字同音調,這個病古詩十九首中非常的常見,比如“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中的疏和親,“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樓和齊,還有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等等。可出句押韻的就不算,不管它在不在首句,比如“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比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這些不犯上尾。在李白《天台曉望》中除了“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是兩個入聲字且不同韻部,但是他也不屬于上尾病。這是因為入聲部通押現象非常普遍甚至不需要是鄰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樾與立同為入聲雖然不在一部也非鄰韻,但視為入聲通用押韻。唐代也有類似的例子“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八和殺同在入聲八黠部,甲在入聲十七洽部,同樣非同部非鄰韻,也視為押韻。這裡的“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可以視為實和骨入聲通押。

然後再看永明體大韻和小韻之病,大韻是聯内出句首字不能與用韻同韻部,本詩用的是入聲部韻,每聯的出句首字天,門,憑,雲,風,觀,安都是平聲字,顯然不可能同韻所以這裡不存在犯永明體式大韻之病。小韻是出句第四字與對句首字不能同韻部(這是我覺得八病中最沒有意義的判定,所以沈宋體出現後這個沒有化到技法要求中),但是李白這首《天台曉望》也沒犯。

李白在匡山讀書時拟作大量的六朝作品,在本詩中對平頭,上尾,大韻,小韻的把握極為到位,讓這首詩讀起來“調與金石諧”。但是這首詩算不算是典型的永明體式的拟作呢?并不是的,李白對于六朝詩最大貢獻不是把他們原封不動傳承下來再發揚光大,而是經過自己谪仙人的文學審美把他們徹底改造成為唐詩,讓六朝詩的内容和技法以更耀眼方式存在在中華文脈傳承的舞台,讓他們不以單一形式為後人所用,李白用自己實踐将他們熔鑄一爐,為詩壇提供了六朝詩體技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組合解決方案。

在這首《天台曉望》,李白沒有一味照搬永明體格律套路,向沈約謝朓緻敬,在詩中部分技法應用中,不顧永明體楷式的要求,有的是引入平仄二元化後新體的“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鳌沒。”如果按照沈宋體标準來看“雲垂大鵬翻”不過是一個五言句的當句拗救,是正常律體楷式。但是從永明體來看,雲垂鵬翻都是平聲,中間大字為仄聲,這裡不叫孤仄,這種兩邊平中間仄詩句,是八病中的“鶴膝”,與“鶴膝”之病對應的還有“蜂腰”,即“仄仄平仄仄”句式,兩邊粗中間細。如果你以為這是李白的失誤,那麼請看這聯“觀奇迹無倪,好道心不歇。”出句“平平仄平平”犯了永明鶴膝之病,對句“仄仄平仄仄”又犯蜂腰之病,以鶴膝對蜂腰,以病句對病句,這樣明顯反永明體範式,而且隻反一種技巧的句子,這還是巧合,詩人偶然真的是天成麼?作為一個寫詩的人,如果了解不故意設計用這樣的技法,是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什麼妙語天成,不過是詩人本身就是天才罷了!

這樣用法好在哪裡?面對通篇調諧金石,體式單一的篇目,此句以公開唱反調的古體句橫空出世,高古之氣渾然而出,音調上雖亂了節奏,但這破壞的力量表達了詩人情緒和态度,是用任何文詞都不能體現的效果。自永明體誕生之日,争議從來不乏,沈謝不遺餘力的推廣新體,鐘嵘蕭衍等詩家也曾大聲疾呼的反對以求複古,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新體和古體并不是割裂開來的,雕琢美學和自然美學在詩人腦海裡可以和諧共生,甚至産生更美的化學反應,李白做到了,用這首仿永明體又破壞永明體古中有新,心中帶古《天台曉望》結束了六朝齊梁時代詩體從新還是從古的争吵,新體和古體在盛唐實現了握手言和,李白更讓格律的破壞成為一種獨特的美和極緻的情緒表達。

李白表達無人賞識的詩句(詩詞考辯李白天台曉望)4

陳曦駿 供職于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公安文聯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著有《晚唐五代詩史》,詩詞作品及鑒賞類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中華詩學》《晶報》等報刊雜志,曾獲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總冠軍,七夕特别節目冠軍,多次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吉林衛視等電視節目及央視頻、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抖音、雲聽fm等新媒體平台文化欄目擔任文化嘉賓。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