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9 14:37:22

蘆筍既可食用,又可供藥用,它含豐富的維生素。我國南方各省的氣候條件均适宜栽培蘆筍。現将四川省成都、重慶等地區近年來種植蘆筍的經驗介紹如下: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1

一、土壤選擇

砂壤土或腐殖質多的壤土(pH值6.5-7.5)栽培蘆筍最好,不要選前作栽桑樹或果樹的地,以免引起根腐病。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2

二、播種育苗

1.播種期。蘆筍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南方各省宜在3月初至4月中旬進行,9月或翌年春季移栽;秋播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翌年3月移栽定值。

2.種子處理。将蘆筍種子置于25-28C的溫熱水中浸泡3天,播種前用1000--1500倍托布津藥液浸種30分鐘,瀝幹後即可播種。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3

3.施肥、播種。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含有機質的砂壤土作苗床,畝施土雜肥1500-2000公斤,為調節酸堿度,畝施石灰25-30公斤,将肥料混合均勻後翻耕入土。整好地後,一般采用苗圃育苗法,溝距33--40厘米、溝寬22--24 厘米,溝深6-7厘米,在溝内畝施人糞尿30--40擔,磷肥20一25公斤,鉀肥10-12公斤,每溝内點播兩行,行距15--20厘米,株距8--10厘米,呈丁字形排列,播後覆蓋稻草,保持苗床濕潤,12一15天出苗後揭去稻草。

4.苗期管理。育苗期要勤除雜草,出苗20天後可用腐熟人糞尿或複合肥加水進行追肥,定期用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病蟲害。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4

三、定植

蘆筍分春、秋二季定植,一般冷涼地區宜于春植,溫暖地區宜秋植。

1.整地施肥。定植前将地深翻25--30厘米,耖細整平,按地形每隔7--8米開一條60-65厘米深的排水溝,再垂直于排水溝開定植溝,溝距1.4-1.5米,溝深35--40厘米,寬20--22厘米,每畝用土雜肥80--90擔,磷肥25--30 公斤,鉀肥5-6公斤,另加土雜肥重量的1%的石灰調節酸堿度,将肥料混合後平鋪于定植溝内,再填土5-6厘米,按33--40厘米距離定植,畝植1000-1200株左右。

2.起苗定植。起苗後逐株分開,栽前将肉質根塗粘-層稀泥漿,以防根系幹癟,定植後蓋土4-5厘米,并施稀糞水定根。以後每半月覆土--次,每次約3厘米左右,保持根莖埋于地下16-18厘米處。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5

四、定植後的田間管理

1.施肥。定植後要中耕、除草、覆土春植蘆筍追肥宜在7月中旬覆土完畢後進行,秋植蘆筍在株叢發綠時施肥,收筍期不施或少施,收筍後要重施。第二年春,植株萌發時,施一次春肥,以後每月結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定植後第二年春季可開始少量采收蘆筍,以地下鱗芽萌動抽出的嫩莖為其食用部分,以後每年施三次肥,第一次是停采前15天左右,畝施複合肥7-9公斤或尿素6--7.5公斤,過磷酸鈣12--15公斤,氯化鉀4一5公斤。第二次在停采後施複壯肥,畝施土雜肥35--40擔,水肥15--20 擔,複合肥15-18公斤或尿素12--15 公斤,鉀肥5-6公斤。入冬後根莖枯萎前進行第三次施肥,畝施腐熟水肥60-70擔,加複合肥4一5公斤。

2.培土、摘心。采收蘆筍時一定要培土,培土一般在采收前714天進行,培土厚度8厘米左右。當蘆筍株高50-70厘米時可摘心,以防倒伏。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6

五、采收

定植後第三年開始大量采收,采收期以20--30天為宜,以後采收時間可延長2一3個月,一般在盛産期畝産可達400--500公斤。

蘆筍的種植技術和時期(蘆筍的高産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得當)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