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IC Photo
答案:A/B。
1847年12月31日,在維也納郊外的露天舞台上,一場演出正在進行,指揮者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音樂會在之後變成一場盛大的舞會,人們翩翩起舞,一直狂歡到第二天元旦,這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雛形。施特勞斯家族是維也納的音樂世家,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和他的三個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約瑟夫·施特勞斯、愛德華·施特勞斯都是鼎鼎有名的音樂家。
而真正意義上的第1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辦于1939年12月31日,當維也納的金色大廳、施特勞斯家族舞曲和維也納愛樂樂團三個必要元素結合時,一年一度的盛典便開啟了。 第2屆音樂會于1941年1月1日舉行,之後除了1945年因戰争原因停辦一屆外,每年的1月1日,新年音樂會如期在金色大廳舉行。1946年,新年音樂會被正式命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是新年音樂會的常客,這些作品中最耳熟能詳的是兩首必加演曲目,它們是《拉德斯基進行曲》和被稱為“奧地利第二國歌”的《藍色多瑙河》。加演曲目一般有三首,第一首通常是一首歡快的波爾卡或者加洛普舞曲,第二首和第三首就是上面提到的兩首。
從1958年開始,這兩首曲目被固定下來。除了1967年,《藍色多瑙河》被放在了正式曲目單中,而在2005年,因為印度洋海嘯悲劇,那年最後取消了演奏《拉德斯基進行曲》,因為這首歌的氣氛過于熱烈。一般情況下,當《拉德斯基進行曲》開始後,觀衆常習慣性地鼓掌,這個慣例可以追溯到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的年代,指揮家會轉過身示意觀衆跟随拍子鼓掌。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