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南,最後秘境,秀山麗水。
若問江南未被開發的處女地,一定是天藍、水清的浙江麗水。此地山環水繞、偏居一隅,不僅較好地保留着稻菽泛浪、田舍掩映、阡陌縱橫之田園。在青山碧水間,隐藏下完整古村落古民居不勝枚舉。
「松陽」14村
1 、西坑村 呼風喚雨的天空之城
這處清代古村落海拔700餘米,四面環山,古民宅特色濃郁。因獨特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呈現一副雲蒸霞蔚,龍騰虎躍,變幻莫測之仙境。四季色彩鮮豔,春天是滿山映山紅,夏天是杜鵑花,秋天是水杉樹,冬天則是白雪皚皚覆蓋在村莊之上。
地址:麗水市松陽縣四都鄉西坑村
2 、平田村 夯土的黃牆與淳樸的村民
平田村海拔610餘米,水汽充沛,雲霧缭繞,古民居呈階梯式層層鋪開,斑駁的牆體在陽光下泛着金黃。村中卵石、塊石的巷道四通八達,或與人家相接,或與田梗相通,或與遠道相連,高高低低,曲曲折折,在光陰中不斷生長,不斷延伸。
地址:麗水松陽四都鄉平田村,距松陽縣城12公裡
3、山下陽村
現代文明遺落的曆史畫卷
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便開始進行嚴謹的布局。村莊布局宛如八卦迷宮,與自然風水緊密結合。老屋鱗次栉比,巷弄曲曲折折,高大巍峨的馬頭牆使得巷道逼仄而幽深。懸浮着一派盎然的古意,宛若一幅被現代文明遺落的曆史畫卷。
地址:麗水松陽縣城西北方向10公裡處
4、石倉古民居
客家百年前的輝煌故事
錯落有緻的泥瓦青牆,古宅雕梁畫棟,綿延十餘裡。泉水井、大水缸、硬山頂、馬頭牆,雕梁畫棟、泥牆青瓦,這裡将數百年的時光沉澱,斑駁的老宅喃喃低語的是客家百年前的輝煌故事。
地址: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
5、 沿坑嶺頭秋風起,柿子滿樹紅
這個村名就算在松陽也是相當古樸,村落已有400餘年曆史。村口一路柿樹,每每秋風起時,遍黃紅間錯着搖曳迎客。紅灰相間的屋瓦,泥木結構的老房,雜草叢生的籬笆,漸漸老去的山民……
地址:麗水松陽縣楓坪鄉岩坑嶺頭,距縣城60公裡
7、酉田村 群山翠竹環抱中的村落
始建于明朝中期。一個不大的古村落,但其中隐藏些大戶人家,青山之中,黃黃的色調,高高的馬頭牆,令人流戀忘返。
地址:麗水松陽三都鄉酉田村,距縣城11公裡
8、楊家堂村
江南秘境中的小布達拉宮
已有350多年的村史,階梯式建築格局被人譽為江南之“布達拉宮”。古民居建築比較樸素,最大的亮點是每幢老屋的院牆上都有毛筆書寫的《詩經》、《論語》等經典詞句及古訓,字迹隽永飄逸,落筆生風,仿佛書家剛剛落筆,還帶着清香的墨汁。
地址:麗水松陽縣城東向8公裡處
9、 小竹溪村 因非遺傳承而熠熠生輝的古村落
村落曆史悠久,四面環山,山上竹林郁郁蔥蔥,一條清澈見底的竹源溪從村中穿過,可謂山清水秀。古老的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曆史傳承,提起它,總繞不開“小竹溪排祭”民俗活動,每年正月舉行的盛大民俗節慶,已傳承140餘年。
地址:麗水松陽竹源鄉小竹溪村,距縣城12公裡
10、麒上村名不見經傳的畲族村
麒上,有着略飄仙氣村名,因麒麟山得名。雖有雲蒸霧繞、古樹參天,但因地處偏遠,這個充滿畲族風情的小村落,并不為人所熟識。未暴露在世人面前的小村落,大約也因此而兀自生長開來,幾畝池塘,一方山水,映襯着飽經歲月的土泥房,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
麗水松陽縣闆橋畲族鄉麒上村
11、岱頭村鄉土氣息濃重的仙境小村落
海拔860米,舊名“岱峰”。岱頭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保留着四時八節敬神祭祖的傳統禮俗,松陽最有名的地方神——毛洞主娘娘的洞主殿坐落在該村金坑源。每年都會舉辦插秧節,别具“鄉土氣息”的活動。
麗水松陽縣葉村鄉岱頭村
12、橫坑村
橫卧在竹海深處
因村前有環村而過的小溪“橫坑”而得名。橫坑的美并不誇張。錯落有緻的黃牆黑瓦,棱角分明的台階巷弄,整個村莊布局呈倒三角形排列,就像一條威風凜凜的眼鏡王蛇,橫卧在竹海深處,顯得豪邁而威嚴。
麗水松陽縣葉村鄉橫坑村
13、呈回村村前面開闊,四周群山環峙
坐落于三都鄉一處坦坦蕩的群山之腰上,村莊兩側、上下都是層層錯落的梯田,村莊前面開闊,四周群山環峙。村頭的青石牌坊上镌刻着“呈回故裡”的字樣,順着村頭古樹謙卑的指引,一條青石闆路将衆人的目光一一俘獲。
麗水松陽縣三都鄉呈回村
14、陳家鋪村
可以俯瞰到20多公裡之外的縣城
陳家鋪600多的曆史,村民并不姓陳,而是鮑姓的宗族村,是個坐落在山岡上的古村,村後的後山将陳家鋪村三面圍住,從南側可以俯瞰到20多公裡之外的縣城。站在山上俯瞰陳家鋪村,幾十幢由泥土、木闆、青磚、石頭的老建築。
麗水松陽縣四都鄉陳家鋪村
「龍泉」5村
15、下樟村
瀑布之上的世外桃源
下樟史稱雲塢古村,有千年曆史。坐落“雙龍飛瀑”頂端半山塢坳之中。“滿塢白雲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描繪了這裡田園風光的無限意境。村内天然景點連綿不絕,秀水奇岩怪石、白雲茂林修竹,宛若人間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地址:麗水龍泉城區西北向6公裡處
16、車盤坑村春來梨花如雪花挂枝頭
一個已有48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環繞兩山之間,形如車盤而名。傳統的堅守留下醉人風景,車盤坑人不但保留下滿村的梨樹,還完好保留着村後100多畝古樹林,宛若深山佳人,天生麗質、風華絕代。
地址:麗水市龍泉市車盤坑村
17、官浦垟村
秋季楓葉浸染山崗
官浦垟村始建于明代,至今600多年曆史。一條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叫人想起“清泉石上流”的詩句。溪流的左邊,是四季常青的竹林;溪流的右邊,是層林盡染的楓樹林。原本質樸的山村,在大自然的敷染下,變得充滿了意外之喜。
麗水龍泉鳳陽山腳,距城區20餘公裡,去鳳陽山的必經地
18、大窯村龍泉青瓷的起源地
明代前稱琉田,龍泉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産區。村落在群山環抱之中,溪水穿村而過,水聲轟鳴,村中的房屋用土坯夯築,土坯牆上混雜了大量古瓷片、窯具,指尖劃過土坯粗犷原始的紋理,歲月仿佛也成了觸得着的東西。
地址:麗水龍泉市區南向45公裡的琉華山下
19、金村 “海上絲路”啟航地
小梅鎮金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宋代龍泉窯瓷業主要集中地和青瓷外運第一碼頭,是獨具特色的青瓷曆史文化村和名副其實的“海上絲路”啟航地。水是金村一大特色,溪水之上有一座石橋、一條吊橋,進村必從此過,恍若步入一個與世隔絕的秘境山村。
麗水龍泉市小梅鎮金村
「縉雲」3村
20、河陽村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築群
至今留存着1500餘間明清古屋、15座古祠堂、6座古廟宇、一座清代大橋……雖無徽州明清建築氣派,但勝在原汁原味:馬頭牆巍峨高聳,詩詞壁畫比比皆是,青磚黑瓦的明清小院屋牆斑駁。
地址:麗水市缙雲縣新建鎮
21、岩下村
浙江最美五個村落之一
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浙江最美的五個古村落之一。坐落巍峨險峻的百丈岩下幽谷中,石頭壘築而成石屋依山傍水,呈點狀散列,被山間林海所環繞。别具一格、渾然一體的石屋、石橋、石道、石磨坊用材簡潔,古樸粗犷。現存的石頭屋有200餘,古民宅28處,最老的四合院已有300餘年。
麗水缙雲縣壺鎮鎮東向15公裡
22、 姓潘村遠近聞名的杏花村
姓潘村建于公元1278年,村子群山環抱,村民們大多住在一條狹長的溪水邊,溪邊栽滿了杏樹,各種保留的古老風貌随處可見。杏石牆青瓦,清溪流淌,眼前古樸的民居盡顯江南水鄉的氣質。
麗水市缙雲姓潘村,賞花期3月
「遂昌」5村
23、大柯村嵌在雲裡的黃牆黛瓦
這裡空氣清新,生态完好,黃牆黛瓦的民居錯落有緻地鑲嵌于山坡梯田間,形成獨特的明清浙南山區古村風貌。因為是有名的攝影創作基地,走在村裡的路上,偶然遇見老人家,見我們這樣帶着相機前來的,會熟門熟路地告訴我們最佳拍攝點在哪。
地址:麗水遂昌縣蔡源鄉,縣城西南50公裡處
24、車前村 雲上的攝影天堂
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常年矗立雲霧之中,層層疊疊梯田加黃牆黛瓦的古村。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這裡,自“2013車前國際攝影大賽”後,這個隐匿于山中的村落,才漸漸為人所知。如今随意每幢房子前,都有拿着單反創作的攝影師們。
麗水遂昌縣大柘鎮,距鎮上9.5公裡,9公裡盤山公路
24、獨山村書香之村傳墨香
烏溪江畔古村落,以天馬山獨立于東岸而得名。明代,該村文風卓盛,名士輩出,勝迹日辟,村容大壯。遺存的明代建築群,聞名遐迩,昔日的古街、石碑坊及塞門、塞牆,延續并保存着曆史文化脈絡,素有“明代一條街”之稱。
地址:麗水遂昌西南焦灘鄉,距縣城48公裡
25、半嶺村 落在雲端的小山村
南尖岩景區腳下,深藏山坳裡的小山村。
雲海深處探春色,策牛仗犁翻新泥。半嶺的一年四季都有雲霧飄渺,尤其是春天,連接成片的油菜花被層層雲霧環繞,仿若置身仙境。
麗水遂昌縣王村口鎮大坑村
26、 小岱村古松長廊之古道舊韻
清一色的黃牆黛瓦,古道盤旋,景色秀麗,有古建築、古道、古墓、古樹。最著名的便是150多年前祖先留下的五裡古松長廊,那是村裡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小岱村位于遂昌縣城西30公裡,地處牛頭山麓。
「青田」3村
27、考坑村百歲老人長壽村
建于1488年,迄今500餘曆史。座落300多米海拔高山上古屋都是用不規則的溪石砌成。鵝卵石砌築的街巷縱橫交錯,和石頭房相互映襯,自然怡人。石木混搭的房舍不僅外形古樸,内裡也保留着較原始的生活方式。這裡的老人健康長壽,有“長壽村”之美譽。
地址:麗水市青田縣石溪鄉
28、牛路坑村安逸古樸的養生福地
牛路坑村為祯旺鄉谷甫村下轄自然村。黃牆綠瓦,一條帶着曆史氣息的石子小路穿過了整個村落,住宅依山傍水,一幢連着一幢,井然有序。村落位于祯旺港上遊,整個流域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美不勝收。
麗水青田祯埠鄉牛路坑村
29、安店古村
感受昔日的繁華和歲月的變遷
該村著名的安店老街,現在勉強剩下近三百米。曾是青田至文成、溫州的必經之路。宋元明清時期一直很繁華。現已無街的功能,商業街早就建在公路兩邊。雖僅數百米,但老房子和古橋都保留得比較完好。街兩邊,尤其是東邊還能看到諸多的石牆老屋,古味濃厚。
麗水青田阜山鄉安店村
30、陳宅七星村
北宋年間開基的千年古村
古名方岙。始祖陳文發于北宋年間從福建搬遷至此,改稱陳宅村。現存建築20餘幢古建,村口古木參天,老橋橫卧;村内小橋流水人家,炊煙飛鳥雞鴨;村外北鬥映照,七星環拱,可與俞源八卦村媲美鬥奇。
麗水青田阜山鄉陳宅村
「慶元」4村
31、月山村
上過中國國家地理封面
慶元以古廊橋聞名,月山村更是有“二裡十橋”之稱。《中國國家地理》2015年第三期的封面,便是月山村的如龍橋古村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後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銀鈎,如山環水抱的一輪圓月,被稱為“月亮下面最美山村”。
麗水市慶元縣城東南57公裡月山村
32、西川村
省級攝影、油畫基地
海拔930米的西川村,清一色黃泥黑瓦,古舊,甚至于不加修繕的有些破落。住在這裡的人,可以說是真正在中國隐居了。當你邁上那不甚平整甚至有些傾仄的石台階,當你穿梭在交錯的土房間,當你踏上那條掩藏萋萋野草之間的西川古道…
地址:慶元縣五大堡鄉西川村
33、大濟村
一村湧現26名進士
大濟有一個更亮堂的名字,進士村!這個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卻先後湧現出26名進士!徜徉于村中,走近雙門橋、進士府第、迎旨門街、接官亭、扁鵲廟……仿佛連空氣中都散發着詩書文禮的氣息。
地址:麗水慶元縣松源鎮大濟村
34、外垟村
菇鄉廊橋文化興盛之地
800年前,吳三公開創人工栽培香菇先河,成為萬千菇民朝聖、瞻仰的菇神。後人感念其恩德,便在外垟村建起一座集傳統工藝與藝術于一體的西洋殿,雕梁畫棟、飛檐翹角,氣派非常。千百年來,見證悲歡離合,笑看秋月春風,靜靜地守候着“遺落”在廊橋的夢。
麗水市慶元縣五大堡想外垟村
「雲和」6村
35、坑根石寨比雲和縣還久遠的石頭村寨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曆史,在雲和建縣之前就有人居住。走進石寨的小巷,一堵堵石牆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卵石砌成的村道,彎彎曲曲消失在小巷深處。石寨有一條地下暗河,并在地表上形成了兩口泉井,泉水清澈,常年不竭,掬水而飲,如嚼冰雪。
地址:麗水市雲和縣崇頭鎮
36、桑嶺村建築的藝術殿堂
桑嶺記憶着數百年的風水之道、人文墨痕、古村玄機。其恢宏建築,曲徑幽處,又如深山佳麗般含蘊蓄芳,百媚千嬌。建築結合了徽派、浙派、閩派的精華,大多是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大屋,最大的一幢“濟陽舊家”建築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米。
麗水市雲和縣石塘鎮桑嶺村
37、村頭村雲和王氏起源地
北宋年間,出使遼國25年的王元告老還鄉,攜家眷在山色通靈山水秀美的村頭村定居,雲和王氏家族由此興盛,開枝散葉,成為雲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坐落在美麗的浮雲溪畔,老街曾是是雲和是最繁華的街道。彼時,古街商店、驿站,鱗次栉比,熱鬧非凡。
麗水市雲和縣白龍山街道村頭村
38、竹子坪村夢裡汀州依舊在
村落位于在海拔380~430米的一個環形山坳中。背靠後山、錯落有緻,面朝前山、綿延開闊,兩翼山巒環抱,郁郁蔥蔥。村内建築泥牆黛瓦,镂刻着從清初開始古汀州客家人落戶于此的歲月痕。這裡泥牆黑瓦的房屋依山而建,鱗次栉比,保存完整。
麗水市雲和縣石塘鎮村頭村
39、南洞村神奇的沿山排樓古民居
南洞村依山而建的層層排樓、古色的木窗、土牆、石階構成一個弧形的村落,四周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整個村落如勁松一般屹立在群山綠野中,暗黃色的土牆參差灑落,點綴周圍翠綠的森林。古色的木屋如濃重的油彩,構就了立體的空間。
麗水市雲和縣赤石鄉村頭村
40、石浦村瓯江船幫文化傳統村落
百裡瓯江上,有許多船幫,其中青田溫溪幫、麗水大水門幫、雲和石浦幫尤為著名,而石浦幫規模最大、名聲最響。小村莊掩映在綠樹繁蔭裡,撲鼻而來的草木香馨,迥異于記憶中漁港的鹹腥味,輕輕的風吹動着村頭樟樹的枝葉,隐約的聲響令人愉悅。
麗水市雲和縣緊水灘鎮村頭村
「景寧」2村
44、小佐村梯田之上的古宅文風
800多年曆史的古村,至今古木環繞,古屋層疊,保留着最古樸的容貌。建在巨大的梯田之上,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建造,兩層樓屋,清一色的懸山大屋頂。曆史上文人輩出,村中清乾隆年間建造的嚴氏宗祠裡懸挂着“序倫堂”、明朝的“耆德壽迹”、清朝“選元”、“貢元”等古匾,門外還立着四對旗杆石,是明清時期小佐村的“四貢”所留。
地址:麗水景甯縣大漈鄉西南6公裡處
42、大均村感受緩慢美好畲族時光
沿鶴溪穿行山谷,一路大江清流,跟循綠道抵達畲鄉之窗,大均古街,附近浮傘仙度渡,傳說好心人以傘就可渡河。美麗清澈的溪流,悠然碧山下美好村落,穿行古街,畲族獨特屋頂屋檐,混雜漢畲共融風貌。村落古街尾部有,浮傘祠,可登山頂遠眺。
景甯縣城外沿綠道行駛13公裡處
「蓮都」2村
43、下南山村明末清初的建築遺風
始建于明代萬曆年間,村内50多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壘石而築,鱗次栉比,錯落有緻,均為泥木、青瓦屋結構,具有明顯的明末清初建築遺風,極具觀賞和旅遊價值。80年代電影《女大當婚》、《藍天鴿哨》曾在此取景。
地址:麗水蓮都區碧湖鎮東南向
43、古堰畫鄉八百裡瓯江風景絕佳處
八百裡瓯江風景佳絕處,一江碧水将畫鄉打上了柔美的印記。畫鄉不僅有秋水的清澈、有秋花的多姿、有秋果的金黃,還有江邊搖曳在微風裡的白花浪波。幾度夢回,千年古鎮、古樟、古村落以及溪灘鵝卵石上蘆葦蕩,漂漂揚揚,迎風起舞,随波蕩漾。
古村記、慢旅時光聯合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