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觞漫談】
之前的廣告行業中有一個說法,“3B”。
也就是beast,beauty 和 baby,這三種東西,猛獸、美女和小孩子最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所以也是在廣告裡最常出現的幾個意象。猛獸驚人,美女悅目,小孩子可愛,三者上榜,各有其特點。
今天我們來看古詩詞裡的小孩子。
曆史上,寫小孩子的名篇有很多,大多數都是以動作以及心理的描寫來凸顯孩子的可愛。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杜牧在《清明》裡寫的那個放牛娃,“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小小牧童這一指,一直到千年以後我們也還在回味着。
其二還有白居易的“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也是将小孩子的天真爛漫描寫的淋漓盡緻。
看來在這個審美領域,古人和我們現在天天曬娃的人也沒什麼兩樣呀,畢竟小孩子天性純良,總是招人喜歡的。
【臨其詩境】
今天這首詩,也是一首千古名篇,被選入現代的小學課本,詩文中可愛的小孩子,也成為了普天下每一個小學生的好朋友,即使人到中年,也依舊會記得那個認認真真學釣魚的孩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作品,有一天,胡令能去農村走親訪友,可是進到村中,卻發現自己不認識路。于是茫然四顧,恰好看到了一個坐在河邊的小孩子,于是就喊他,想要向他問路。
沒想到小孩子的反應卻特别大,趕緊向他招手,讓詩人不要再說話了。胡令能很奇怪呀,這是怎麼了,于是就湊近一看,這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經典原文】
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條分縷析】
這首詩裡的小孩子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形象,作者在這28字裡用了許多種修辭手法向我們表現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聯結在一起卻絲毫沒有修飾的感覺。整首詩的語言平實通俗,白描的手法平鋪直叙,卻做到了形神兼備,意趣盎然。
作者用4句話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第一二句,主要的描寫對象是故事的主人公。
蓬散着頭發的小孩子,學着大人的樣子在河邊垂釣,側坐在岸邊青苔上,還用茂盛的草遮掩着身軀。
描述非常清新可愛,其中也有許多的細節,如稚子“蓬頭”,讓我們能夠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一個黃毛小子的形象;第二句中,小孩子所處的環境也很考究,讀着都覺得涼爽,這裡就顯現出了孩子的“認真”态度,也許在這裡已經待了很久了呢。
交代完場景,該有沖突了,沖突應在作者這位“不速之客”身上。
大家都知道,釣魚的人是不喜歡被打擾的,容易驚了魚。所以這時,詩人上前問路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了,然而小孩子也沒有急躁,一心隻想着自己的魚,所以趕緊搖搖手,“我這會兒不方便幫你,你找别人吧”。
明明是小孩子,卻擺出這樣大人的架勢,這反差萌讓人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其實還是在突出小孩子的可愛。
第二句裡,詩人不僅寫行動,還深一層進去寫心理,正是因為有了對小孩子心理的把握,我們讀來才更加真實,更加動人。
【顧無說】
這首詩的結尾有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小孩子擺了擺手,後來怎麼樣了呢?
他有沒有去幫助詩人,還是再無後續,更甚者,他後來釣到魚了嗎?
然而,雖然沒有交代結局,詩中要講的故事已經完整了,詩人要創作的部分也已經完成,剩下的,就交給每一位讀者,自己在心中演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