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看到了這個話題突然就想進來聊一聊了!
明宇大夫鬥膽更換一下這個話題為:血糖多少才叫正常?
來吧,看一看,學一學吧!
不同人群,不一樣的血糖标準
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前期人群理想的血糖控制标準是将血糖水平逆轉至糖耐量正常水平。
如果無法逆轉至糖耐量正常水平,至少應盡力維持在糖尿病前期,力争阻止或延緩其進展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理想血糖控制标準
空腹血糖 |
≤6.1 mmol/L |
糖負荷後的2小時血糖 |
≤7.8 mmol/L |
自然餐後2小時血糖 |
≤7.8 mmol/L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對于老年糖友,更需要全面評估後慎重考慮治療獲益與風險的平衡,确定以改善生活質量為主的安全治療策略,以确定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标。
為根據患者健康狀況分層的老年2型糖友的血糖控制标準的治療建議,僅供參考,具體的血糖控制标準,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制訂。
不同健康狀況的2型老年糖友血糖控制标準治療建議
一般1型和2型成年糖尿病患者
結合《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2017)》和《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對一般成年1型和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準建議如下:
1型和2型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準
空腹血糖 |
4.4-7.0mmol/L |
餐後血糖 |
≤10mmol/L |
糖友除了要關注血糖外,還要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建議HbA1c的控制标準在既往要求要遵循個體化原則的基礎上,将控制目标的影響因素分為不可變和可變等因素。
個體化HbA1c控制目标的主要影響因素
由于兒童的飲食不規律,日常活動變化較大,缺乏對低血糖的自制力及應對能力,過于追求血糖達标,不僅容易發生低血糖,還可能因攝入不足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頻發低血糖還會影響日後孩子的智力。
因此,糖尿病兒童的血糖控制标準應适當放寬。
2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建議的血糖控制标準為:
2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準
空腹血糖 |
<7.0mmol/L |
糖化血紅蛋白 |
≤6.5% |
1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
結合美國ADA指南和《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建議的血糖控制目标:
表5 1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準
中國指南或美國指南均建議糖尿病兒童的控糖目标需要個性化,有些孩子可以安全達到6.5%-7%的糖化血紅蛋白,有些孩子則需要放寬至8.0%。
ADA2021推薦的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是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的标準,家屬可按照患兒能否配合,有無低血糖發作等可将指标适當上下調整,設置更個性化的血糖控制标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懷孕的女性在妊娠24~28周時,進行75克糖耐量試驗評價糖代謝狀态時,血糖超過或達到表6中任何一項血糖值的标準時,即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簡稱GDM)。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診斷标準
空腹血糖 |
>5.1 mmol/L |
服糖1小時後血糖 |
>10.0 mmol/L |
服糖2小時後血糖 |
>8.5 mmol/L |
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對孕婦及胎兒均會造成不良影響,為了降低糖尿病對準媽媽和胎兒及新生兒的不良影響,應對孕婦制訂較為嚴格的控糖标準。
孕期血糖控制标準
空腹血糖 |
<5.3 mmol/L |
餐後1小時血糖 |
<7.8 mmol/L |
餐後2小時血糖 |
<6.7 mmol/L |
溫馨提醒:
孕期血糖控制必須避免低血糖。孕期血糖<4.0mmol/L為血糖偏低,需調整治療方案,血糖<3.0mmol/L必須給予即刻處理。
最後,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分娩之後,血糖往往會逐漸恢複正常,但需要産後6~12周做75克糖耐量試驗評估糖代謝狀态。根據糖代謝狀态來制訂血糖控制标準。
為了全面評價血糖控制質量和延緩并發症的發生,(2020版)最新指南對糖友也提出了新要求,快來更新我們的知識吧!
什麼是空腹血糖?有怎樣的意義?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飲水除外)8~12小時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測的血糖。
空腹血糖主要來自肝糖原的分解,而基礎胰島素分泌可以抑制肝糖輸出,防止空腹血糖過高,因此,空腹血糖高低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患者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水平。
對于治療期間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還可以反映患者頭天晚上降糖藥物的用量是否合适。
什麼是餐後血糖?有怎樣的意義?
“餐後血糖”是指從進餐後血糖開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水平這一段時間的血糖。臨床通常用“餐後2小時血糖”來代表餐後血糖。
正常人進餐後0.5~1小時血糖達到高峰,2小時後回落到接近進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過2.2~3.3mmol/L。
影響餐後血糖的因素衆多,其中包括飲食的量與質、胃腸道吸收功能、餐前用藥情況、餐後是否運動以及自身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等。
餐後血糖可以間接反映患者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還可用于評估患者進食量及降糖藥用量是否合适。
空腹血糖高宜選哪些藥物?
基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前血糖。降低基礎血糖的藥物主要有:
長效磺脲類
常用藥物
如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吡嗪控釋片等
作用原理
這些藥物具有持久的胰島素促泌作用,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較好。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
注意事項
建議從小劑量起始,每天1次,晚餐前(或早餐前)口服,根據血糖檢查結果調整藥量。
雙胍類
作用原理
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糖異生及肝糖原輸出,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不适。
注意事項
二甲雙胍緩釋片可以在晚餐前、晚餐後或睡前服用,其中,睡前服用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最好。
噻唑烷二酮類
常用藥物
如吡格列酮、羅格列酮等
作用原理
此類藥物可有效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抑制肝糖輸出,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水腫和體重增加,心衰浮腫及肝功能異常者禁用。
注意事項
每天一次,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SGLT-2抑制劑
作用原理
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促進葡萄糖從尿中排洩,有效降低血糖,特别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更加顯著。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增加泌尿生殖道感染風險。
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注意外陰衛生。每天一次,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中、長效胰島素
常用藥物
如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長效/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或德谷胰島素)
作用原理
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基礎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
一定注意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
餐後血糖高宜選哪些藥物?
降低餐後血糖主要應選擇短效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這類藥物主要有:
短效磺脲類
常用藥物
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
作用原理
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側重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其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故宜從小劑量起始。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半小時口服。
格列奈類
常用藥物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原理
作用同上,但起效更快,控制餐後血糖效果更好。此類藥物低血糖風險較小。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即可口服。
α-糖苷酶抑制劑
常用藥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作用原理
主要通過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來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腹脹、排氣增加,建議從小劑量開始,逐漸緩慢加量。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
DPP-4抑制劑
作用原理
盡管屬于長效制劑,但因其具有血糖依賴性的降糖特性,因此,每天一次服用,可以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該藥不良反應很小,不容易導緻低血糖。
速效及短效胰島素
常用藥物
速效胰島素有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谷賴胰島素等;此外,還有短效胰島素(名稱帶有R後綴的胰島素)。
作用原理
這兩類胰島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三餐前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是低血糖。
短效GLP-1受體激動劑
常用藥物
如貝那魯肽,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續時間短的特點,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等機制,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及低血糖。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皮下注射。
空腹及餐後血糖均高,用藥可“長短結合
如果糖友空腹及餐後血糖均高,在藥物使用上主張采取“長短結合”。
長效藥物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短效藥物主要用于控制餐後血糖,通過聯合用藥,使患者的空腹及餐後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實現全天候血糖控制達标。
注意:同類降糖藥物之間不得聯用。
血糖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藥物之外,還需要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監測等積極配合。飲食治療是基礎,如果忽視生活方式幹預,一味地依賴藥物,再好的藥物也不會取得滿意的療效。
除了用藥打針、飲食運動不合理會導緻血糖升高外,這些因素也會導緻血糖升高,臨床上可不要忽略了哦~
不吃早餐 …
國外《糖尿病護理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跟蹤了 22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攝入以及他們兩天的血糖水平。在這兩天裡,參與者食物攝入的唯一區别是一天早上吃早餐,而第二天不吃早餐。
結果顯示,在參與者不吃早餐的那天,他們一整天的血糖水平都比較高,這是因為不吃早餐會抑制胰腺 β 細胞的功能。
睡眠不好 …
當處于睡眠狀态時,體内升糖激素的分泌就會減少,甚至停止,反之,如果熬夜、或者失眠、沒有進入深睡眠狀态,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使體内的升糖激素——兒茶酚氨類激素(如腎上腺素、曲甲腎上腺素等)分泌增高,促使體内糖原釋放,血糖也會随之增高,引起血糖波動。
經期 …
經期前後由于激素分泌變化,血糖也會波動,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叮囑患者不用擔憂,放松心情,經期結束一般會回歸常态。
壓力過大 …
工作壓力大和家庭關系危機也會造成血糖水平激增,這是因為壓力引發了「戰鬥或逃跑」反應。當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上升時,它使身體對自身的胰島素或外界的胰島素注射不那麼敏感會導緻血糖升高。
口腔不健康 …
美國牙科協會的科研人員發現,牙龈不健康會升高血糖水平,這是因為牙龈疾病可以增加感染的風險以及全身炎症,這兩者都會升高血糖水平。
因此,美國牙科協會建議 2 型糖尿病病人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經常用牙線清理牙齒和定期做牙科檢查。
天氣寒冷 …
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會發生變化。
一方面,冬天天氣寒涼,持續刺激交感神經,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肝糖原輸出增多,因此,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冬天的食欲比較旺盛,活動又少,免疫力也比較差,這些都會促使血糖升高、波動加大。
吃太多肥肉 …
《歐洲營養學雜志》研究成果顯示,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飲食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即使是對于那些體重穩定、腹部脂肪未增加的人來說,吃太多肥肉也會加重胰島素抵抗。
END!
以上就是明宇大夫的總結了,如果對您有所助益,敬請點贊、收藏、轉發!
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