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優化防控20條内容有哪些

優化防控20條内容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2:36

來源:健康中國

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有關負責同志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出席。敬請關注本期發布會問答!

優化防控20條内容有哪些(對防控措施作出優化調整的主要考慮是什麼)1

優化調整防控政策,進一步提升科學性精準性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而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态清零”總方針。

要堅持科學精準,立足于防、立足于早,以快制快處置突發疫情,嚴防疫情外溢擴散和規模性反彈。

要全力做好人民群衆生産生活服務保障,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群衆基本生活和看病就醫等民生需求,解決好群衆的實際困難。

要堅決克服簡單化、“一刀切”,堅決整治層層加碼,解決好群衆反映的問題。

為什麼要對防控措施做出調整?為什麼說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不意味着放松?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傳播風險?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持續跟進全球疫情态勢和病毒變異特征,結合防控舉措的實施效果進行動态評估。有關專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我們通過兩年多的防控實踐,經曆了若幹次聚集性疫情的挑戰,也積累了很多防控的經驗,對于病毒的傳播規律和臨床治療特點,有了新的認識。另外,我們在疫苗的研發方面,在藥物的研發儲備方面,也有了新的技術進步。因此,我們要因時因勢來調整優化我們的防控舉措,不斷提升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

結合我們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實施情況的評估結果,經過專家的深入研究和論證,提出了二十條優化完善的政策舉措,能夠明顯緩解各地疫情處置當中遇到的一些瓶頸和障礙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的精力和時間,來把風險地區和密接人員的有關調查和風險管控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夠用更小的代價在盡可能短的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所以這樣的調整和優化,是基于科學的認識,也是基于循證研究的新的成果,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準科學地做好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

此次優化調整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我根據大家特别關注的幾條,介紹一下為什麼要調整。

首先是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措施從“7 3”,即7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健康監測,改成了“5 3”,即5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隔離。

從第一版開始到第九版和現在的優化版,原來是14天,變成“14 7”,再是“7 3”,現在是“5 3”,是漸進的過程。這2天可以省出約30%的集中隔離資源。同時,因為奧密克戎的最長潛伏期是8天,所以我們采用的是“5 3”。

第二個是密接的密接不判定了。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萬,也就是10萬個人裡面有3個人。根據這個情況,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節約很多服務保障的資源。

第三個是取消中風險區的判定。我們經過第九版的實踐應用以及7、8月份的評估,發現中風險區的陽性檢出率為3/10萬,剛才說的次密接是3.1/10萬。我們覺得有風險,但是不大。同時,中風險區劃了以後,要管控的人員比較多,也消耗防疫人員的精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取消中風險區。

第四個是高風險區外溢人員由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外溢人員的風險經評估以後大概是4.9/10萬,但是這些人均在風險區域劃定後7天内檢出。把高風險區外溢的人員7天集中隔離改為7天居家隔離,可以節省集中隔離資源。

另外,大家還關注閉環管理作業的高風險人員,從原來的7天集中隔離或者居家隔離7天,改成5天居家健康監測。這是發現在閉環管理的高風險人員,如果嚴格執行閉環管理措施,陽性感染率很低,隻有1.6/10萬,比剛才說的中風險和次密的還要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調整成5天居家健康監測。

在加強生活必需品保供方面有何具體舉措?

一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商務部将持續強化市場監測與預測預警,及時投放肉類儲備,協調跨區域物資調運,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穩定。指導各地設立市場保供工作專班,将疫情防控和應急保供“同部署、同落實”,統籌協調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産供應,組織商貿流通骨幹企業與生産養殖企業加強産銷銜接,增加貨源供應;制定封閉小區配送、區域聯保聯供等專門預案,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及時解決居民基本生活問題。

二是維護保供主體有序運轉。指導地方督促大型超市、農産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商貿場所,嚴格落實相關要求,科學精準做好自身防疫。針對可能出現的涉疫情況,要做足前期準備,提前規劃臨時替代場所,一旦需要,能夠迅速做到人員、設施、車輛、物資平穩轉換,維護保供主體能夠有序運轉。

三是強化物流配送保障。指導地方建立完善保供企業白名單制度,優先保障名單内企業經營、車輛通行和人員到崗,也要為外地保供企業創造便利條件。在封控區域,合理設置物資接駁站、固定接收點,加強人員配備,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根據老幼病殘孕等重點群體需求,要制定相應的保供方案,滿足封控隔離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四是做好區域聯保聯供。商務部将根據地方需要,加強跨區域聯保聯供協調,幫助組織貨源,保障市場供應總量充足。指導地方要統籌好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儲備,采取及時投放、定向投放的方式來增加市場供應。要求各地全面掌握本地生活必需品的貨源主渠道,并與周邊地區、主産區加強“多方幫一方”的互助互保合作,如果有需要,可以立即開展應急調運支援。

為何二十條優化措施對入境人員管控和核酸檢測等進行了調整?調整的依據是什麼?

結合當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勢發展變化,以及新冠病毒一些新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統籌我國外防輸入以及國際往來,便利人員往來,根據前期我們對入境人員防控措施的評估,以及第九版防控方案實踐的評估結果,在嚴防外防輸入的情況下,對于入境人員的管控以及核酸檢測進行了優化調整。

一是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并将登機前48小時以内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内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是随着境外疫情的廣泛傳播,人群感染率普遍較高,我們在評估中發現,導緻入境以後首次核酸檢測陽性Ct值大于等于35的人群,既往感染的比例是非常高的,這樣我們調整了入境人員陽性檢出的判定标準。

三是參照北京奧運會和成都世乒賽疫情防控的經驗,對于入境從事商務的人員和體育團組特定的入境人員設立了免隔離閉環管理區,也就是“閉環泡泡”。對于免隔離閉環管理區内的中方和外方人員,要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個人防護以及核酸檢測等防護要求,嚴防“破環”。

四是根據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進一步縮短,同時也是為了防範在集中隔離點的交叉感染風險,我們調整了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期限為“5天集中隔離 3天居家隔離”。

如何統籌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和重點物資運輸保障?

一是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網絡暢通。督促指導各地嚴格按照《規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關停關閉和運輸服務限制運行工作指南》的要求,依法依規落實管控措施,保障運輸通道暢通、樞紐穩定運行、末端運轉有序。加強交通物流網絡運行監測分析,科學精準實施貨車通行管控,保障交通物流運行順暢。

二是全力做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做好與重點産業鍊供應鍊“白名單”企業、民生保供等企業的供需對接,做好統籌運輸組織調度。督促指導各地對重點物資運輸車輛實行優先便捷通行,對重點物資運輸船舶實行優先引航、優先過閘、優先錨泊、優先靠離泊的“四優先”政策,保障重點樞紐集疏運通暢,實施快裝快卸,加快提升鐵路、民航服務保障能力,着力暢通郵政快遞末端“微循環”。指導各地建設啟用應急物資中轉站,推進涉疫地區重點物資安全有序中轉轉運,切實保障醫療防控、能源、糧食、民生、外資外貿等各類重點物資安全高效運輸。

三是全力推進物流保通保暢常态化制度化。指導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推進交通物流保障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交通物流運行動态監測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要求,加快建設交通物流運行監測和調度指揮體系,強化對重點樞紐、重點通道、重點區域的跟蹤調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支撐保障政策,提升服務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構建協同聯動、保障有力、安全可靠的交通物流保障體系。

四是全力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毫不放松科學精準抓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在隔離轉運、人員流動、滞留人員疏解、高風險崗位人員結束閉環作業等與交通運輸有關的方面采取更為精準的舉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