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雲南有一口雙子井

雲南有一口雙子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19:47:31

雲南有一口雙子井(筱壩有一口神井)1

筱壩“神井”

上猶江與南安江(蓉江)合流的地方,叫三江口。章江主流就從這裡開始。由此順流沿經博羅壩,切斷博羅嶺,不過三、四裡水路,就是筱壩河岸,由河灘、河壩構成了一塊大的沙壩地。離開河邊大約有兩三裡的路程,陡然升高二十多米的黃泥土墈限制了沙壩土的擴張。高墈之上,是一塊七八裡長,三四裡寬的平坦開闊地,庭院、房屋、樹木、水溝、水塘、水渠、水田、旱地、道路……形成一座座村落,一片片田垅、一塊塊大塅。郭氏筱壩村就是坐落在這裡最大村莊。

筱壩,位于湖頭圩4.5公裡,章江南岸的堤壩西端,肖姓開基,郭奇從贛縣攸鎮錫州島遷此,改為筱壩已近六百年。

明洪武八年(1375年),郭奇與同住錫洲的表兄弟蕭邦佐兩人,結伴沿江行到三江口,便有留下安家之心。最初,肖邦佐住筱壩地界,郭奇住章江最頭上的博羅壩,以博羅嶺相隔。肖邦佐居住的地方以姓為名,故叫“蕭壩”,後沿用諧音,又為紀念開基祖來自“攸”鎮,加上地方多竹,就以“竹”“攸”演變為現在的筱壩。住了一段時間,以船運為業的肖邦佐覺得筱壩居住地不如博羅下河方便,兩表兄弟就換地而居,筱壩就成了郭氏的居住地。

六百多年來,博羅蕭氏家族多以撐船為業,筱壩郭氏家族以耕者衆,印證了這個表兄弟換地立基的傳說。相傳筱壩村原本沒有水井,村裡人喝水要到三裡遠的章江河裡去挑。

很早的時候,筱壩郭氏出了一位特别愛幹淨、對飲水特别講究的祖先,用個水都要選個時辰日子、選個東南西北、上遊下流什麼的。這還不算,更讓家人疲憊不堪的是:每次挑回的水要倒掉一桶,隻用人挑在前面的那桶水,說後面那桶水是“打屁水”,不幹淨。

有一次,正挑着水回家的主人女兒,遇見一個乞丐模樣的老人讨水喝。女孩看到老人可憐的樣子,也就同意了。女孩被父親“打屁水”的說法洗腦了,特意讓老人喝挑在前面的那桶水。被乞丐折騰一陣,自然就耽誤了父親規定的時辰,少不得挨一頓斥罵。第二天,老人又來了讨水喝,女孩想起自己昨天挨訓,又看到老人可憐的樣子,感到十分為難,最後竟急哭了。老人詢問怎麼回事?女孩抽泣着把昨天挨罵的事說了一遍。老人聽後笑了:别哭,我陪你回家,和你父親說說這件事。筱壩這位愛幹淨的祖先,原本也是一位向善之人,見到乞丐老人,不但沒有鄙視,相反盡顯憐憫之情。說起為淨水責備女兒一事,竟然固執己見。老人便邀主人到村前青草茂盛的地方說:“此處有甘泉,可養千萬孫。”說完,将杖往草叢中一戳,隻見一大圓井豁然生成,清泉徐徐湧出。筱壩郭氏祖先霎時驚呆,等到回過神來,早已不見了老人蹤影。

神井今仍在。青色花崗岩石井欄,高一米,直徑一米有二,石壁厚度近二十厘米,由完整的圓形石柱在中間鑿空而成。水面到豎井壁下緣有三米左右高,從中間開始,高空向四周逐漸變低,好像一個倒置的打酒漏鬥。東南西北方向,空間方向各有不同,西北方向的空間比較寬大,邊緣到中間大約有十米,東南方向隻有三四米。井底中間有水上湧,北面偏西的斜倒壁上一處有如雨水不停滲注而出。

炎熱的夏天,井裡的水冰冷透骨,冬天寒冷的時候,井裡卻是一股蘊熱之氣上沖,在井口上都能感覺到溫暖。

筱壩村裡人多,都用這口井的水,生産隊時,一般家庭用水每天六擔,約180公斤,一百戶人家合計有18噸,加上井前洗桶洗腳,約占20%,即有20噸水被吊離水井。這樣的用水量,卻看不到井中水位的變化。1975年,村裡人在消防隊借了兩台抽水機同時抽水十二個小時,才讓得以水少見底。“神井”之神,可見一斑。

文/郭小山、文瑞,圖/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