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05:20:01

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通知,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标準(施行)印發,我國生物育種産業化應用又邁出重要一步。

消息發布後,轉基因闆塊活躍,大北農、隆平高科、荃銀高科、豐樂種業、登海種業等個股悉數高開。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轉基因玉米大豆上市在即)1

在此之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等四項規章的修改已于2021年底審議通過,新修訂的《種子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政策不斷向前推進,2022年也被視為中國轉基因商用元年。随着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标準的印發,轉基因種業又将迎來什麼變化?未來種業企業競争重點在什麼地方?

一、打通産業化最後一關

在中國轉基因玉米大豆商業化的路上,很長一段時間處于“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狀态。

轉基因作物品種産業化流程為,取得生物安全證書,通過品種審定,取得生産經營許可,方可進行商業化銷售。

此前我國已有多個玉米、大豆品種獲得轉基因安全證書。按照官方流程,獲得了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需要轉育到品種中進行試驗,并通過品種審定,且企業具備相應的種子生産經營許可,才可以上市銷售。但關于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标準尚未印發,相關公司隻能等待。

“我們一直在等待轉基因的放開”,伯遠生物技術顧問劉定富如此表示。他分析,美國轉基因的管理由三個部門分工協作,農業部負責評估轉基因産品能不能種,國家食藥局負責評估轉基因産品能不能吃,環保署負責評估轉基因産品的内置式農藥物質是否有更大危害。我國的轉基因管理主要集中在農業農村部,但分屬在不同司局。之前的一系列流程,确認了轉基因産品的安全性、不會危害環境,現在走到了最後一步,确認可以種植,意味着我國轉基因玉米大豆正式進入産業化階段。

其實,早在1988年,中國就開始種植轉基因棉花,2006年開始種植轉基因木瓜,之前還批準過轉基因煙草、番茄、辣椒、楊樹等,隻是現在僅種植棉花和木瓜。此次玉米和大豆品種通過審定,還意味着我國轉基因作物範圍正在有序放開,開始從非食用向可食用過渡,這也是具有标志性意義的一步。

伯遠生物創始人李陽表示,轉基因玉米大豆的釋放是非常大的推進,因為這兩者中國進口最多。“當下我們大多數飼料作物主要靠進口,而這些進口作物多數是轉基因作物,如果允許進口轉基因作物卻不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這本身很難解釋。”

國家轉基因作物的整體開放戰略,是從非食用,到飼料用,再到可食用,比如從工業用途的棉花,到間接食用的飼料作物,最後再是主糧作物。在主糧作物上,近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監管機構批準了可食用的轉基因小麥品種,巴西、阿根廷也正在批準之中。

在主糧作物上,舜豐生物種業總監顧靖宣從轉基因性狀及我國糧食需求兩方面考慮,認為國内主糧作物短期内不會放開。

市場上轉基因性狀主要是抗除草劑和抗蟲,商業化的性狀有單一抗除草劑、單一抗蟲和既抗除草劑又抗蟲(雙抗)三種。但是主糧作物以小麥為例,主要在冬季生長,而且杆比較矮,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相對比較簡單,意味着抗除草劑和抗蟲基因應用意義不大。

在産量上,我國小麥、水稻等主糧作物,并不算緊缺。顧靖宣稱,“在國際糧食緊缺的時候,今年中國小麥獲得了大豐收,小麥産量比去年增産10%以上。”

百奧雲創始人王冰冰同樣認為,在主糧作物上國内持謹慎态度。但可以考慮開放一些非主糧類的品類,如類似大豆的油料作物、類似玉米的飼料類作物等,隻要有大的商業價值,就存在開放的可能性。

二、哪些公司通關在即?

由上可知,在進行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審定前,需要取得農業農村部批準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而這一紙安全證書,難倒了大部分公司。

據了解,轉基因作物安全性評價分為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産性試驗、申請安全證書5個階段的嚴格評價,每個階段至少耗時1~2年。如果在任何一個階段發現問題,都将終止研發。

如智種網創始人葉劍所述,中國生物安全評價體系相比國外更為嚴格,會對整個研發流程進行監控,包括性狀安全性、生産過程、環境釋放安全驗證等。

拿到安全證書的難度,可以從瑞豐125的例子中可見一斑。瑞豐125是我國首批獲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前後整整耗時十年。2009年,瑞豐125在浙江大學實驗室産生;2010年至2011年,在浙江省開展中間試驗;2012年至2014年,分别在浙江省和吉林省開展環境釋放試驗;2014年至2017年,分别在浙江省和吉林省開展生産性試驗;直至2020年1月,才獲得農業農村部的轉基因生産應用安全證書。

目前,我國轉基因玉米的主要研發單位有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北農、杭州瑞豐、隆平生物、先正達及一些其它科研院校。據統計,已有 11 個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和 3 個轉基因耐除草劑大豆獲得了生産應用安全證書。

在11 個獲得生産應用安全證書的轉基因玉米中,大北農占 4 個,杭州瑞豐占 3 個,先正達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占 3 個,中國農業大學1個。大北農、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各獲得1個轉基因耐除草劑大豆生産應用安全證書。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轉基因玉米大豆上市在即)2

具體來看,大北農作為國内轉基因育種技術引領者,是同時擁有玉米性狀産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大豆性狀産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公司。已育成并通過安全審批的轉基因玉米有4個:DBN9936、DBN9858、DBN9501和DBN3601T,居全國首位;轉基因大豆DBN9004在海外已經進入産業化階段。

杭州瑞豐有瑞豐125、浙大瑞豐8、nCX-1等通過國家安全審批。其中,“瑞豐125”突破國外專利壟斷,使用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抗蟲基因和耐草甘膦基因,是國内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新品種。

先正達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已獲得 3 個安全證書,分别是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t11xGA21,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t11xMIR162XGA2,耐除草劑玉米GA21。

此外,隆平生物的 LP007 研發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為 4 基因分子疊加抗蟲抗除草劑玉米。隆平高科的整體戰略是,參股了杭州瑞豐的耐除草劑玉米nCX-1産品,前端杭州瑞豐、隆平生物推進玉米轉基因性狀開發,後端以玉米科學院、聯創種業為主推進品種轉育,做好商業化開發準備。

三、性狀公司與種子公司:強強聯手,強者恒強

審定印發,東風已至,在下一步的競争中,什麼才是取勝關鍵?

智種網創始人葉劍分析,從短期競争來看,取得生物安全證書早的企業更具有優勢。大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一定,屬于零和市場,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損失。大北農和杭州瑞豐取得安全證書的時間相對較早,那意味着跟他們合作的公司更多一些,占有先發優勢。

但從長期競争來看,葉劍更看好屬于國家隊的先正達,在研發實力、資本力量、人才等方面都占據有利地位。此外,與美國種業企業既有性狀又有種子不同,國内大多企業二者隻有其一,這方面唯一可以與國外對标的公司是先正達,有産品、性狀和種子。更為重要的是,先正達在國際上有了成功商業化的經驗,從基因的發現到商業化整個流程已經非常完善,而其餘公司在商業化方面處于起步階段。

拿到安全證書轉基因轉化體需要疊加到好的品種上,才可以産生出優秀的轉基因品種。因此擁有基因性狀專利的公司,通常選擇與擁有較大市占率的種子企業或單位合作,從而提升品種的市場競争力。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轉基因玉米大豆上市在即)3

葉劍表示,“你的合作夥伴市場份額有多大,也意味着你将來會占據多少市場份額。”

從這一層面來看,種子企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種子市場規模達1395億元,轉基因種子對傳統種子的替代也将是一個可觀的市場。

市場上一批頭部種子企業已經做好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儲備。

先正達轉基因玉米大豆(轉基因玉米大豆上市在即)4

隆平高科2021年年報顯示,已完成裕豐303、中科玉505、聯創839、隆平206、農大372等主要大品種多版本性狀轉育。國内第一家種業上市公司豐樂種業聯合中國農大、浙江大學等多家高等院校、企業開展玉米轉基因品種研發,已經初步完成玉米轉基因品種儲備。荃銀高科牽頭開展了“轉基因抗蟲玉米‘雙抗12-5’産業化研究項目”,并已創制了抗蟲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轉基因玉米新品種。

但是一些小的種子公司将面臨着更大的壓力。百奧雲創始人王冰冰分析,以前常規培育品種,有種質資源和育種家經驗就可以了。現在帶上轉基因,一方面時間周期更長,要考慮品種與性狀互作,所需技術水平更高,另一方面需要支付轉基因相關的專利費、服務費等,成本也将更高。

王冰冰介紹,種子公司培育轉基因品種,首先要向生物技術公司取得獲批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材料,拿到材料後進行雜交和回交,将轉基因性狀轉育到自己的主打品種中,這個過程需要額外兩到三年的時間。

綜合以上情況,王冰冰認為,未來轉基因的發展主要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有實力的公司持續應用或疊加已知的或新的基因,形成新的轉化事件并取得生物安全證書,這是科技含量高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一個方向;二是對更多的種子公司而言,關鍵是利用好已有的轉基因,轉育優秀的底盤品種,最終形成自己的優勢轉基因品種。當市場上大部分品種都帶有轉基因時,種業競争還是會回歸到底盤品種的選育上來。

四、三大共性問題

随着轉基因政策的逐步放開,國内種業企業将面臨三大共性問題。

其一企業将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争。雖然《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和《外商投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均提到:禁止投資農作物、種畜禽、水産苗種轉基因品種選育及轉基因種子(苗)生産;小麥新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産的中方股比不低于34%,玉米新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産需由中方控股。

智種網創始人葉劍認為,按照WTO标準,未來需要逐步開放市場,外資企業可能會以成立合資企業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而國外的轉基因技術發展更早,放開後會對國内企業造成一定的沖擊。

伯遠生物創始人李陽分析,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本身不大,所以影響不大,而玉米作為核心的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大,将面臨與國外轉基因品種競争,但中國在這塊的研發實力尚不及國外。

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百奧雲創始人王冰冰認為,及時應用更好的基因性狀,可以助力中國農業生産,同時也會促使國内企業專注研發,提升市場競争力,推動我國轉基因技術向前發展。

多位受訪者告訴35鬥,随着轉基因品種的大面積推廣,行業發展還會面臨另一個共性問題,病蟲也在不斷變異,提高抗性。

隆平生物總經理呂玉平這樣介紹,在農業上,長期持續應用同一種農藥後,害蟲通常會産生抗藥性。同理,長期種植轉基因玉米也可能使害蟲産生抗性。這是生物進化的本能。

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解決辦法,一個是庇護所策略,另一個是多基因策略。

以庇護所的方式進行抗性管理,即是在種植的時候,在抗蟲作物周圍種植一定量的非抗蟲作物作為敏感昆蟲的庇護所,防止其過快獲得抗性,降低病蟲的變異速度。國内由于土地分散,不适合做庇護所。本身面積小,再種上非轉基因品種,産量就會大幅降低,農戶利益受損。此外,國内轉基因大豆玉米才處于推廣階段,庇護所當下也沒有意義。

因此多基因策略更适合國内發展借鑒。即研發多種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抗蟲作物,讓對具有某一種抗性的害蟲無路可逃。

在庇護所方面,據了解,大北農擁有完整的含庇護所的轉基因品種體系。在多基因策略上,一些公司在推出多基因抗蟲産品,比如大北農的轉基因玉米DBN9858及後續升級産品的配套庇護所,配套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貪葉蛾等病蟲害;杭州瑞豐的耐除草劑玉米nCX-1,也可同時作為相關抗蟲玉米産品的庇護所與之配套使用。

最後一個共性問題是,是市場對于轉基因産品的接受度。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凡是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一樣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雖然科學已經證實了轉基因食品并無危害,但是長久以來的觀念讓部分人對轉基因三個字過于敏感,加之市場上的很多産品習慣以“非轉基因”作為宣傳點,導緻人們需要一定時間接受轉基因食品。

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伯遠生物技術顧問劉定富直言,“在二三十年内我都非常看好轉基因技術,它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革命性技術。”

無可置疑,作為與載人航天、大飛機同屬十六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的轉基因技術,已成為各國搶占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争力的戰略重點。

參考資料:

種業寶典:轉基因品種進入市場:最後一步差在哪?

智種網:全球轉基因作物現狀與中國轉基因市場展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