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特别重要,隻要學好拼音,孩子們認字,就不成問題了,更有助于閱讀寫作、表達交流,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提高能力和智力。一年級的孩子怎麼掌握學習生涯中這一重要的學習“拐杖”呢?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
結合一年級孩子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之前我把《猜猜我有多愛你》《十四隻老鼠》放給孩子聽,孩子會特别期待故事時間,靜靜地坐好,興緻勃勃地聽我講故事。在平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和課本上的情景插圖對孩子進行教學,一方面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調動了孩子們通過多學習拼音,從而産生看書的欲望。
帶調聲母a、o、e的學習是一年級拼音學習的重點,無論是書寫還是拼讀,孩子容易混淆第二聲和第三聲。因此,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指導正确讀。讓孩子先觀察口型圖,認識發音部位,我再示範讀,孩子聽清發音,然後模仿讀,直到正确為止。
2.圖示法。6、7歲的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課本中的插圖、課件上的動畫就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我們對此加以利用。先播放聲影具備、色彩豐富的課件,讓孩子們看一看、說一說,一起合編順口溜:如“一聲平平走,二聲往上揚,三聲下去又上來,四聲滑滑梯,人人誇我好技術,好技術!”學生讀到高興時,甚至會做出這些形象的姿态、動作,這樣就記得更牢,學得更好了。
3.由易到難。聲調的學習,也是拼音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别是第二聲和第三聲,是孩子朗讀的難點。課堂上通過齊讀、開火車讀、同桌對讀、指名讀等各種形式強化學生的印象和語感,并讓學生回家與家長對讀、抽讀等,經過這些步驟,學生基本上都能熟練掌握四個聲調的朗讀。觸類旁通,再接着教學o和e四個聲調的讀法時,就顯得得心應手了。
學完“b、p、m、f”這四個聲母,他們就要開始去找韻母朋友啦,“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見面猛一碰”“聲輕介快韻母響”,這些都是他們交朋友的原則。孩子在拼讀時,還是會漏洞百出,如聲母讀不到位、聲母讀錯音、韻母混淆、忘記讀介母或介母讀得太長了等,因此,拼讀教學又是一個難點。
1.圖示法。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課堂上,老是用彩色卡紙制作了一輛卡車,車頭是聲母,車廂是韻母,讓學生邊讀“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口訣,邊觀察老師怎麼把車頭車廂連起來,相連時,故意加快速度。學生對于這樣的形式,躍躍欲試,老師就把機會給他們,他們在黑闆上玩得不亦樂乎,玩着玩着,就學會了。
2.j、q、x和ü的交朋友原則,是學生學習的要點、易錯點。j、q、x和ü的拼寫規則,是考試中學生失分最多的地方。除了引導學生編口訣,記住拼寫規則外,還應該多做練習、多複習、多提醒,通過這三個多,讓學生熟能生巧。
b、d、p、q這四個肚子圓圓的聲母,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經常搞得暈頭轉向的。經過我的觀察,混淆特别嚴重的是那些感統不太協調的孩子,這類感統失調的孩子容易左右不分,才導緻b、d、p、q錯亂。學習這些聲母時,我找出它們的插圖、卡片,讓孩子們先進行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的異同點,分小組進行交流,有什麼好辦法,一下子就能認清它們四兄弟。孩子們興趣來了,班級裡一下子熱鬧起來,全班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一開始寫字時,不急于求成,要練好基本功,穩紮穩打,可以配合插圖,請家長督促、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确的握筆姿勢,甚至可以請“握筆器”來幫忙。好習慣要堅持,我把坐得好的同學和寫得好的作業拍下來,打印以後貼在學習園地裡進行表揚,每周更換,學生個個力争上遊,慢慢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