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甘、苦,平。破瘀通經,祛風利濕退黃。
馬鞭草:甘、苦,寒。散瘀通經,清熱解毒消腫。
虎杖(蛇總管)
【基本】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莖。
【成分】含遊離蒽醌及蒽醌甙,主要為大黃素、大黃素甲醚、黃酚及蒽甙等。
【效能】入肝經。和血通經,祛風止痛,利濕退黃。
【适應】黃疸,膽結石,婦女經閉,風濕痛,跌打損傷,燙傷,惡瘡癬疾。
【禁忌】孕婦忌服。
【舊驗方】
《聖惠方》:虎杖、淩霄花、沒藥為末,熱酒調下,治婦人月水不利,腹脅脹悶,背膊煩疼。
《補缺肘後方》:虎杖根锉煮,适寒溫以漬足。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
《滇南本草》:虎杖、川牛膝、川茄皮、防風、桂枝、木瓜,燒酒泡服。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顫搖痿軟。
【新驗方】
1. 治膽結石方:虎杖煎服,如兼黃疸,可配合金錢草等煎服。(《常用中藥手冊》)
2. 治癰腫疼痛方:虎杖、土大黃為末,調濃茶外敷。(《貴陽民間草藥》)
3. 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方:虎杖,水煎服,每日一次。(《中藥大辭典》)
馬鞭草(紫頂龍芽)
【基本】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成分】含馬鞭草甙、鞣質、揮發油等。
【效能】入肝、脾經。散瘀通經,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殺蟲截瘧。
【适應】婦人經閉,小腸疝痛,外感發熱,濕熱黃疸,癰瘡腫毒,水腫,痢疾。
【禁忌】孕婦忌用。
【舊驗方】
《聖惠方》:馬鞭草根苗,煎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日三服。治婦人經閉,結成瘕塊,腹脹大欲死者。
《藥性論》:馬鞭草生搗,水煮去滓,煎如饴,空酒服一匙。治腹中惡血,殺蟲。
《醫方摘要》:龍芽草,陳茶煎服,治赤白下痢。
《纂要奇方》:馬鞭草,酒煎滾服,以湯浴身取汗,治婦人疝痛。
【新驗方】
1. 治咽喉腫痛方:馬鞭草莖葉搗汁,加人乳适量,調勻含咽。(江西《中草藥學》)
2. 馬鞭湯:馬鞭草、茺蔚子、白茅根、忍冬藤、蒲公英、連翹,瞿麥、甘草梢、紫石英(研細),木通、酒軍,水煎,空心服。
每日一劑,早晚各一次,連服20劑。證狀減輕後改服龜龍丸,治肺結核。(蘭州市中醫院内科室《中醫驗方選編》)
3. 治傷風感冒流感方:馬鞭草、羌活、青蒿。上藥煎湯二小碗,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天,咽痛加鮮桔梗。(《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4. 治黃疸方:馬鞭草鮮根,水煎調糖服,肝腫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江西草藥手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