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17:10:05

腰肌勞損中醫範疇裡屬于“腰痛”,是指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甚則痛連脊骨。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1

腰肌勞損的表現

腰肌勞損多為較長時間從事久坐、久立、彎腰的勞動,或身體長期負擔過重,或因外傷治療不當,長期積累性勞損所造成的。

腰肌勞損腰部症狀可能有這些表現:

  1. 腰部酸痛或脹痛。
  2. 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适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久坐久立或身體負重超荷又加重。
  3. 不能堅持久坐久立或長期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 腰部有壓痛點。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2

腰肌勞損的原因
《内經》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将憊矣。

腰為腎所在的地方,如果不能轉動搖晃是腎疲虛弱的标志。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論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墜堕傷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為地氣所傷,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牽腰脊,皆痛。

也就是說腎陽虛、重工勞作導緻的腎氣虛、外傷、受外感風寒和地氣之涼都會讓人腰疼。而腰肌勞損的原因基本為前三項。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3

因為工作的原因,其實很多人的腰肌勞損來自久坐久立,或者彎腰的勞作。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4

有些人除了腰的症狀比如腰部酸痛,扭轉不利,還有雙腳發涼、尿頻、頭暈耳鳴的症狀。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5

《諸病源候論》曰:“腎主于腰,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

腎陽虛損,陽氣溫煦的力量減弱,經脈失養,腰部酸脹疼痛;腎陽不足,不能溫養下焦,雙腳發涼;腎陽虛弱,氣的固攝、氣化作用減弱,膀胱失于約束,小便頻數。

腎主髓,“腎藏精生髓,髓聚而為腦”,腎虛精氣不足,不能上充腦髓腦失所養,出現頭暈、耳鳴。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6

金匮腎氣丸治療腰肌勞損的醫案

Crea分享的是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劉渝松醫生整理的郭劍華老師治療腎氣不足、腰府失養的腰肌勞損的一個醫案。

患者是一位46歲的男性公務員。因“腰部酸脹疼痛,反複發作5年有餘,加重1周”就診。

因為長期從事伏案工作,久坐勞累或久行久站後就會感到腰部酸脹疼痛,卧床休息後可緩解,但夜間久卧後又感疼痛加重,早晨起床活動後減輕,伴有神疲困倦、腿膝酸軟、雙足發涼,尿頻,性欲減弱,耳鳴、頭暈等症狀。

診斷:

脊柱無明顯壓痛,腰部肌肉痙攣,尤以右側為甚,腰2-骶1椎棘突兩側均有不同程度壓痛,局部叩擊痛,無明顯放射痛,直腿擡高試驗陰性,舌淡苔薄白,脈沉緩。

腰椎MRI(核磁共振)檢查:腰椎及椎間盤輕度退變,腰椎輕度骨質增生。

中醫診斷:腰痛(腎氣不足,腰府失養);西醫診斷:腰肌勞損。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7

方劑:

郭劍華老師以金匮腎氣丸加味來補腎壯陽。

處方:生地 30克,山藥 30克,山茱萸 15克,茯苓 20克,澤瀉 15克,丹皮 15克,桂枝 10克,炮附子 10克,桑寄生 20克,獨活 12克。

炮附子先煎1小時,再下其他。水煎取汁,5劑,分 3次服,每日1劑。

患者服藥後,以上各種症狀均有減緩。

後繼續服用中成藥金匮腎氣丸(濃縮丸)。服藥1月停藥,囑咐患者堅持腰背部鍛煉,随訪半年未複發。

中成藥金匮腎氣丸

金匮腎氣丸我們之前在《助陽、滋陰、納氣平喘、益腎聰耳,六味地黃丸家族你真的了解嗎?》介紹過。兒科專用藥“六味地黃丸”就是由宋代錢乙将經方“腎氣丸”化減而成的,收錄在《小兒藥證直訣》中。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8

金匮腎氣丸最早源自于張仲景《金匮要略》的“腎氣丸”,屬于助陽劑。

我們今天聊的中成藥金匮腎氣丸,成分為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制)、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有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的功效。

和張仲景的經方“腎氣丸”略有不同,組成上增加了牛膝和車前子,牛膝補肝腎、強腰膝、利尿;車前子清熱利尿化痰。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9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10

郭劍華老師的方劑中,前期用湯劑加味金匮腎氣丸,“湯者,蕩也”取其強速的力量,補腎助陽,加桑寄生、獨活以祛寒濕、補肝腎、強筋骨、止痛。在患者病勢緩和後,用中成藥金匮腎氣丸繼續服用,取“丸者,緩也”的特點,鞏固恢複。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11

劑量僅供參考,治療仍需辯證。

分享養生知識、探讨健康哲學、共享輕悅人生,歡迎點贊關注哦^_^

腎虧導緻的腰肌勞損(久立的腰肌勞損)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