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左旋的葡萄糖和吃右旋的葡萄糖效果不一樣?!尼古丁還分讓不讓人上瘾的兩種?小編你不會在騙我吧,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日常講究呢?
其實這些分子,它們的分子式相同,平面結構看上去也相同,但是其立體結構是不一樣的。在同分異構體的大家族之中,有一種特殊的異構叫做對映異構,而其中的種種探索都是人類在發現化學真理道路上的艱辛曆程。關于對映異構體互為鏡像關系的立體異構體,稱為對映異構體 (enantiomers)。對映異構體都有旋光性,其中一個是左旋的,一個是右旋的,所以對映異構體又稱為旋光異構體。一對對映異構體可對偏振光産生不同的作用:其一能使偏振光左旋α度,另一個能使偏振光右旋α度,前者稱為左旋體,後者為右旋體。
旋光實驗演示講故事的分割線~兩個多世紀前人們都對這種異構現象毫不知情,因為偏振光在1808年才被馬魯斯發現。其後,法國物理學家比奧特法國結晶學家邬于及化學家等人都先後發現了許多無機物晶體及某些有機物質具有使平面偏振光振動平面發生旋轉的性能。但他遺憾的是們未能探索出這種旋光差别的原因。
1848年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他當時是巴萊的助手(發現溴元素的那位),也是巴黎師範大學的青年教師(獲科學博士學位)。為了使他具備晶體學研究方面的某些經驗,其導師要他對一項有關酒石酸和外消旋酒石酸的晶體形式的工作鏡像重新調查研究。巴斯德在他的工作中,注意到外消酒石酸鈉铵的晶體是由二種具有不同的平面性質的晶體所組成,它們的晶型關系就好像人左右手關系一樣,這二種等重的晶體混合一起時,其混合液卻沒有顯示旋光性。
由于這種旋光度的差異是在溶液中觀察到的,巴斯德推斷這不是晶體的特性而是分子的特性。他提出,構成晶體的分子是互為鏡像的,正像這二種晶體本身一樣。他提出,存在着這樣的異構體,即其結構的不同僅僅是在于互為鏡像,性質的不同也僅僅是在于旋轉偏振光的方向不同。就這樣,人們首次發現了手性有機物及旋光異構。路易·巴斯德:生物學與化學大咖你聽說過巴氏消毒法嗎?其實也是他發現的。。。巴斯德在未變質的葡萄酒中發現酵母細胞,當葡萄酒變酸後,酒液裡會産生乳酸杆菌,在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裡繁殖,使葡萄酒 “變酸”。經過反複多次的試驗,他終于找到了一個方法保存葡萄酒:隻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裡,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裡的乳酸杆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殺菌法”(又稱低溫滅菌法)
别急,故事還在繼續不得不提的是在此之後,一種藥物的使用一直困擾着人們:沙利度胺。沙利度胺(亦被稱為“反應停”)是一種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20世紀50年代初開發此藥物主要是用于治療癫痫,但由于缺乏有效性,随後被作為一種睡眠輔助用藥,同時在懷孕期間廣泛用于孕婦止吐。20世紀60年代初,因出現大量的沙利度胺導緻的嬰兒畸形報道(如:短肢畸形、長骨缺損、耳廓缺失、唇裂、心髒和胃腸道畸形等),從而被很多國家禁止使用,并撤出醫藥市場。簡單來說,右旋沙利度胺可以鎮靜止吐,而左旋沙利度胺對胎兒有嚴重的緻畸性。而發現這一解釋後,随着沙利度胺對麻風、風濕病和多種類型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陸續出現,沙利度胺又被用于治療麻風結節性紅斑,以及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有關沙利度胺治療多種實體腫瘤和風濕病的臨床研究仍在繼續,沙利度胺再次成為了一個研究熱點,并續寫了其神奇的故事。
回到開頭,葡萄糖和尼古丁自然也是分左右旋的,而右旋葡萄糖能被動物代謝,左旋的則不能,換言之,右旋的比左旋的營養價值更大。而日常生活中,便宜的含葡萄糖食品意味着其中的左右旋葡萄糖未被分離,成本低故而價格低,小夥伴們可要注意啦。而尼古丁也是同理,其左旋體毒性大,易上瘾;右旋體毒性小,不上瘾。
葡萄糖結構式(Fischer式)這樣,大家是否也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呢?雖然這些小知識有些理論化,但小編也希望對于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
作者:H2Y
化學大咖
微博:zitui6602
資料分享:
資料:曆屆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筆試 實驗操作
鍊接:
http:///s/1bW4TUu
密碼: kc9e
可在電腦上直接下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