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古國境内所有遺址?上篇說的是樓蘭,這次來說說另一個西域古國--龜茲 [qiū cí]聽說庫車縣最近正在申請改回龜茲的名字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龜茲古國境内所有遺址?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上篇說的是樓蘭,這次來說說另一個西域古國--龜茲 [qiū cí]。聽說庫車縣最近正在申請改回龜茲的名字呢。
還是《漢書.西域列傳》,對龜茲有詳細的記載。“龜茲國,國王治延城(今新疆庫車縣),有人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軍隊二萬一千零七十六人。” 龜茲的地理位置是北靠天山山脈中部,南鄰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酐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地處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沖,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彙之處。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西到疏勒東到焉耆,相當于今新疆輪台、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新和六縣市,在西域城郭諸國中最為強大。
龜茲最早的居民屬于印歐種,龜茲語屬于印歐語系中Centum語組的吐火羅語方言B,用印度的婆羅米文字(Brahmi)書寫。由于在語言學分類學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Satem語組的印度-伊朗語(Indo一Iranian)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于歐洲的Centum語組的拉丁一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有較近的關系,故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公認的重要地位。這使得龜茲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标志地名之一。
和樓蘭一樣,漢朝時期的龜茲也是時常搖擺于大漢和匈奴之間的。還是著名的傅介子,曾在漢昭帝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出使大宛返回途中在龜茲果斷斬殺匈奴使者,迫使猶豫的龜茲王歸附漢朝,傅介子估計就是學習了當年随何逼降英布投奔劉邦的計謀,隻不過當時項羽的使者是英布自己殺的,而傅介子則親自動手了。後來龜茲又反複,派兵攻殺了漢朝派在輪台屯田的賴丹。
漢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常惠征調西域各國聯軍近五萬人,來給賴丹複仇,龜茲王十分恐懼交出了殺害賴丹的元兇姑翼,常惠斬姑翼後罷兵,龜茲重新歸附漢朝。東漢光武帝年間,因為劉秀忙于國内統一無暇顧及西域,失去依靠的龜茲又重新投入匈奴的懷抱。
後來的明帝到和帝時期,班超經營西域,龜茲又歸附漢朝,而且當時班超擔任西域都護的治所就在龜茲國的它乾城(今新和縣)。班超關于龜茲的故事頗為傳奇。73年(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六年),班超先是派部下田慮奇襲龜茲所立的疏勒王兜題,将其生擒,立前疏勒王侄子忠為新疏勒王,從此疏勒和龜茲結怨。75年(東漢永平十八年),焉耆趁漢明帝駕崩攻殺了當時的西域都護陳睦,而龜茲和姑墨也多次攻打疏勒,班超孤立無援但是和疏勒王忠互為支援,艱苦堅守一年多。76年(東漢建初元年),漢章帝繼位,由于擔心班超的安全,就下诏征召班超離開疏勒,班超前腳剛走,疏勒就被龜茲重新占領。兩年後的78年(東漢建初三年),班超卷土重來,率西域聯軍攻破姑墨,并上書漢章帝請求派兵平定龜茲。80年(建初五年),漢章帝批準了請求但是僅僅派了區區一千餘人!在此後的兩年裡,班超一直在等待良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82年(東漢建初七年),已經和龜茲沆瀣一氣的疏勒王忠和龜茲密謀後計劃詐降班超,班超一眼識破于是将計就計表面上答應了他。疏勒王忠非常高興,立刻來見班超,而班超設下伏兵席間将其斬殺,旋即重新降服疏勒。龜茲不久以後,也識時務者為俊傑,重新歸降漢朝。可惜後來班超班勇父子二人之後,東漢政府因為各種原因撤回了西域都護,龜茲就重新叛附無常了。
382年(前秦建元十八年),苻堅大将呂光率大軍征讨西域,龜茲不降,呂光于是發動進攻讨平了龜茲。
南北朝時期,龜茲又被西域地區崛起的嚈哒統治。嚈哒人是中亞塞種人遊牧民族與漢代大月氏人的後裔,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嚈哒國婚姻形式實行一妻多夫,是以女性為主宰的母系氏族體系,被稱為女兒國。嚈哒曾經鼎盛一時,入侵過波斯和印度。後來在隋朝建立之前,被波斯和突厥夾擊,迅速滅亡。
漢朝一直到隋唐是龜茲佛教最興盛的時期,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石窟佛像壁畫雕塑等遺址留存,據考證中國的佛教極有可能就是從龜茲傳入中原的,名僧鸠摩羅什,佛圖澄等等都是龜茲人。進入隋唐以後,龜茲輪番臣服突厥,大唐,吐蕃,回鹘,成為大國間角力的戰場,國家規模和人口迅速縮小,佛教文明也遭到破壞
648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唐朝阿史那社爾攻略西域,韓威、曹繼叔率唐軍先鋒在達多褐城(今新疆輪台西)大敗龜茲國王诃利布失畢的五萬軍隊,郭孝恪、阿史那社爾率唐軍一鼓作氣攻破龜茲都城,擒獲龜茲國王。宰相那利糾集一萬人負隅頑抗,郭孝恪不幸中箭陣亡。阿史那社爾,韓威,曹繼叔,崔義超等唐将奮力死戰,兩次打敗那利的反撲,徹底平定了整個龜茲國,整個西域七百多座城投降于唐軍,西域各族震驚害怕,于是紛紛歸附。658年(唐高宗顯慶三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下設龜茲、于阗、焉耆、疏勒四鎮。随後大唐和吐蕃多次争奪龜茲,名将崔知辯,裴行儉,王孝傑先後從吐蕃人和突厥叛将手中收複龜茲。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日衰,在790年(德宗貞元六年)以後,吐蕃占據龜茲。840年,龜茲進入西州回鹘勢力範圍,人種也逐漸回鹘化。大概在11世紀末(北宋時期),龜茲脫離西州回鹘,歸附喀什噶爾汗,皈依伊斯蘭教。從此,龜茲不再是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權,而佛教文明也徹底被伊斯蘭教的“聖戰”摧毀。一個延續千餘年的西域古國,從此以後已經徹底面目全非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