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險一金對私人企業有多大壓力

五險一金對私人企業有多大壓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7:03

五險一金對私人企業有多大壓力(五險一金對勞動者的影響)1

一、什麼是五險一金

“五險”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五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保險是由企業和勞動者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繳納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且完全是由企業承擔,勞動者個人不需繳費。“一金”由企業和勞動者按照相同比例共同繳費,全部計入勞動者個人賬戶,歸勞動者個人所有。

1995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滞納金。

1999年4月3日國務院公布實施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 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第三條規定: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所有。

第二十條規定: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第三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因此,根據以上法律規定,“五險一金”是法定強制性購買。隻是繳費比例各統籌地區以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确定。其中“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勞動者工資總額(包含加班費)為标準,而非勞動者基本工資或當地最低工資标準。因此,企業隻購買“四險一金”、“三險一金”或按勞動者最低工資為基數購買“五險一金”都是未依法足額購買,屬違法行為。勞動者有權要求企業依法足額補繳。

二、五險一金對勞動者的影響

1、養老保險:

按照規定養老保險需要累積繳滿15年,到退休時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那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如何算的呢,要具體計算準确有點難。因為國家每年會調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以及領取的養老金,在這裡隻能做大概計算。如勞動者30歲開始繳社保,繳費基數是3000元,繳到50歲(女職工)累積繳費是20年。根據工資增長率,到退休時繳費基數可能已從 3000元提高約8000元(平均每年5%的增長),那勞動者退休後首先每個月可以拿到8000×20%=1600元的基本養老金,這是社保基金支付的基本養老金。此外勞動者個人帳戶上的養老金累積額約為110880元【(3000元 8000元)÷2×8%×20年×12個月】,以個人賬戶的累積額110880元÷120月=924元,這樣兩項相加每月可以領取2524元(1600元+924元)養老金。

以現在國民平均壽命73歲以及2524元每月領取養老金計算,可領取養老金總額696624元以上(2524元×12個月×23年)。另加死亡後承擔的喪葬費等,總金額将超過70萬元。男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會稍微低于女職工的待遇标準。

當然每年國家還會上調社保支付的基數,到時領取到的養老金實際會遠遠高于以上金額。

從以上計算方式來看,養老金高低跟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是成正比的。在職時繳費越多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越高。

從領取養老金的總金額看,我們總共繳納的個人養老保險金遠不到領取養老金總金額的六分之一。就算少數人提前離世,其個人繳納部分未領取完的金額可以繼承給子女。如果我們勞動者不參加養老保險,那麼年老後就隻能自己養自己,或将養老的重擔加負在子孫後代身上。因此,繳納養老保險是以小博大,保賺不賠的“買賣”。

2、醫療保險

人吃五谷雜糧,那有不生病。加至現在有毒有害食品可是泛濫成災。所以,醫療保險可是跟我們勞動者息息相關,不象養老保險,一直繳納而隻有到退休後才能夠享受和看到實惠。醫療保險是最常用最關鍵的保險,一般分綜合醫療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有的地區還有勞務工合作醫療保險等。主要是繳費基數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不同。如果自身條件允許,企業同意,最好能夠選擇購買綜合醫療保險。不管大病小病都有較高的報銷額,能夠有效減輕經濟負擔。見圖,以深圳為例,各地不盡相同。

【補充說明】:

(1)使用特殊醫用材料或使用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一次性醫用材料,以及進行人工器官的安裝和置換,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國産普及型價格支付90%;

(2)慢性腎功能衰竭在門診做透析,器官移植後在門診用抗排斥藥,惡性腫瘤在門診化療、放療、介入治療或核素治療的基本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90%。

(3)門診特殊檢查治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80%,個人自付20%;

(4)連續繳費與報銷比例挂鈎,參保人連續參保2年後,報銷比例增加到71%,連續參保4年後,報銷比例增加到72%,以此類推。

3、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緻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遭受傷害或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内,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内,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内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8)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9)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緻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複發的。

工傷保險待遇主要包括醫療費、住院期間夥食補助費、交通費、護理費、工傷津貼、傷殘或死亡賠償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開支。

工傷保險繳費率是按照企業性質以不同比例繳費,勞動者不繳費工傷保險費。職工受傷後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然後醫療痊愈後向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等級評定。有傷殘等級的,由社保部門和企業按照法律規定共同支付一次性傷殘賠償金。

4、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緻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其宗旨在于通過向職業婦女提供生育津貼、醫療服務和産假,幫助他們恢複勞動能力,重返工作崗位。

凡是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職工,包括男職工,都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生育保險費由企業繳納,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用人單位為職工累計繳費滿1年以上,并且繼續為其繳費;(2)符合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定。

生育醫療費:女職工生育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藥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超出規定的醫療業務費和藥費(含自費藥品和營養藥品的藥費)由職工個人負擔。

女職工生育出院後,因生育引起疾病的醫療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醫療費,按照醫療保險待遇的規定辦理。

生育津貼:女職工依法享受産假期間的生育津貼,按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另,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會有一些地方規定,可向當地社保部門具體了解。

5、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的保險制度。

根據《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應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繳納失業保險費。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一繳納失業保險費。

以下情況,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2)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3)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三個條件後,方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其中失業保險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最長可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24個月。

6、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币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

住房公積金的特點:

(1)普遍性,城鎮在職職工,無論其工作單位性質如何、家庭收入高低、是否已有住房,都必須依法繳存住房公積金;

(2)強制性,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的,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中心有權力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可以按《條例》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罰,并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福利性,除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外,單位也要為職工交納一定的金額,而且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低于商業性貸款;

(4)返還性,職工離休、退休,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戶口遷出或出境定居等,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将全部返還職工個人。

(5)應急性,允許患有重大疾病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提取公積金救急。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最高不得超過20%。因此,單位及個人的繳存比例可在5%至20%之間自行選擇。

因此,勞動者如月繳公積金300元,那企業就必須每月也往勞動者帳戶上繳存300元。這樣,我們勞動者賬上就有了600元。這種勞動者繳多少錢,企業就送多少錢的好事,我們勞動者一定把握好了。公積金可以用來買房子、租房、裝修房子、重大疾病使用等。如果勞動者有自己的地皮蓋房子,那蓋房子的錢也可以從公積金裡付,如錢不夠還可以從公積金基金裡面貸款。如果一直不用這錢,最後離開工作單位或退休的時候可以一次性把錢全部取出來(包括企業繳存的那部分),當然,還有這些公積金的利息。

最後,我們來計算一下“五險一金”占勞動者工資的比例,就知道這對我們有多重要。以深圳為例,“五險一金”各自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勞動者繳納個人工資總額的8%,企業繳納員工工資總額的14%,合計:22%;

2、醫療保險:勞動者繳納個人工資總額的0.2%,企業繳納員工工資總額的0.6%,合計:0.8%;

3、失業保險:勞動者繳納個人工資總額的1%,企業繳納員工工資總額的2%,合計:3%;

4、工傷保險:勞動者個人不繳費,企業繳納員工工資總額的0.5%-1.5%,平均:1%;

5、生育保險:勞動者個人不繳費,企業繳納員工工資總額的0.2%,合計:0.2%;

6、住房公積金:勞動者繳存個人工資總額的5%-20%,企業繳存員工工資總額的5%-20%,平均以12%計算即合計24%。

以上“五險一金”總和達到勞動者工資總額的51%。其中“五險一金”勞動者繳費占本人工資總額的21.2%,企業繳費占工人工資總額的29.8%。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如果企業依法為勞動者辦理“五險一金”的話,勞動者可以多得到工資總額29.8%的“隐性收入”。隻是在這裡面以福利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非我們平常看到的實實在在的拿到手的現金收入。而這些資金會在社保基金中日積月累并發揮倍增作用。等到我們勞動者退休或出現享受保險待遇的時候就能夠看到其價值和功效。因此,如果我們勞動者在工作中,不要求或不争取“五險一金”福利待遇,不僅使我們的收入減少三分之一,并且在我們勞動者面臨生老病死時,還要從之前原本不多的工資收入裡面拿錢出來承擔這些本應該由社保來承擔大部分生老病死的開支。這樣一去一返,我們勞動者的損失将是無法估算的。因此,當我們抱怨工資太低,福利不好,生老病死面臨困境的時候,我們當初是否注意到這“五險一金”并為之争取過。

因此,工友們,千萬别忽略“五險一金”這實際不止于三分之一的“隐性收入”及其将要發揮的作用。

注:因社保法規和政策全國各地盡不相同,故,該文一些數據不具有廣泛性。請讀者注意。

--張治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