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美國的人有多少?原創 碧樹西風 記憶承載 2022-04-22 06:26,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移居美國的人有多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原創 碧樹西風 記憶承載 2022-04-22 06:26
這是一個上了熱搜的話題,很多大V興緻勃勃的讨論,疫情過後,上海會有多少人移民美國,畢竟在家裡憋壞了。
很多讀者留言,也希望我聊一聊。
這種事,是一個預測類的話題,預測很複雜,也很簡單,複雜體現在精準預測是不可能的,簡單體現在所謂預測,就跟打麻将的時候判斷對方有啥牌一回事。
你打麻将的時候怎麼判斷對家牌的?
你看他打了什麼,你看他吃什麼碰什麼,就這兩條。
那麼移民這個話題也是同樣的。
站在美國的角度,他們想要什麼?無非兩種,第一種就是很有錢,能夠帶來就業,或者在當地長期持續一擲千金的;第二種,傑出人才,EB1,你要是能拿個奧運冠軍,或者諾貝爾獎最好。
人家這麼想很正常。你覺得誰想要個拿白卡混福利吃閑飯的?
那麼站在移民者的角度看,也是同樣的問題,就是能夠占什麼便宜。
對于傑出人才來講,除非你給了一個很大的平台,是人家過去享受不到的。比如去了你這裡,就可以從一匹傳奇的賽馬,變成馬場主。又或者有利于延續傳奇,這些都有可能。
對于很有錢的人而言,除非你開倆條件。第一個就是讓他更有錢,第二個就是某些交易。
什麼交易?
就好比說,這個有錢人,此前賺來的錢是不幹淨的,經不起調查。如果移民到新的國家,這個新的國家會看在錢的份上,對他予以保護。
俄烏戰争期間,有一個話題上了熱搜,就是俄羅斯的富豪。
俄羅斯的富豪為什麼熱衷移民歐美?沒有誰是為了自由的空氣,也沒有誰是為了擴大生意,移民過去都是買房買地轉移資産去的。
那他們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洗白嘛。
你原先可能就是洪興大佬,誰都知道你幹嘛的,即便暫時沒有證據查處,也難免日後算總賬。于是換個地方。
不過俄羅斯富豪的結局給全世界提了一個醒,說穿了,其實規則并不存在。
好,接收方在琢磨什麼,符合接收方條件的潛在行動方在琢磨什麼,我們都分析清楚了。
so tama what?
跟絕大多數上海人有半毛錢關系嗎?
絕大多數上海人是符合EB1,拿過奧運冠軍還是諾貝爾獎?是很有錢,去了美國能開辦企業雇很多人,還是能去拉斯維加斯一擲千金?
符合哪一條?
結論是哪一條都不符合。
說穿了,這就是大家跟家裡憋久了,有怨氣,發發牢騷的話,你聽聽得了,何必認真呢。
你認真分析下,全都是不成立的。除非你在家封閉了幾天,家裡蹲,得個了諾貝爾,或者炒股炒進了福布斯排行。
隻要不是白天睡多了,做夢夢見的就好。
.......
我們有讀者曾經正經八百的問過我移民這個話題,就是說作為普通中産,怎麼思考移民。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你隻要弄清楚目的就可以了。
你移民去美國,是去賺錢?還是去花錢?
首先說賺錢,這個很難,真的很難。
大部分美國人在美國都賺不到美國人的錢,你跑去美國,賺美國人的錢?
就像内蒙的牧民放羊賺不到錢,你說你去放羊,就能掙大錢了?
這個你想想就明白了嘛。就像你說你在國内的優勢是口語好,你跑去美國,文盲的口語都比你好。
所以大部分去美國賺錢的人,他們賺的實際上是華人的錢。所謂老移民賺新移民的錢,掙留學生的錢。
這個錢早十年還挺好賺,随着燈塔光芒漸弱,很多人回來也不見得是因為國内給錢多,或者給了什麼好機會。這裡面有一大批,其實就是因為在國外賺不到錢,混不下去。
出國賺錢其實挺難的。
國外所謂給錢多的那些體力勞動,比如掏馬桶,洗盤子,和國内比是貴,問題是。
你都能移民了,你就圖掙這每個月一兩萬塊錢?至不至于,這是你要思考的。
再者說,如果真的在國内就是一個洗盤子的,你說你洗着洗着,被某個美國富婆看上了,非要嫁給你,年薪500萬。
如果這都相信,那你為啥不去電線杆上撕街頭小廣告呢?
電線杆上不是到處貼滿了,白富美為争家産求子,助其懷孕後直接獎勵500萬。
幹這多好,一年命中十次,頂你在美國伺候富婆十年了。
這是掙錢,我們再來看花錢。
我很早就說過,花錢的是大爺,隻要你不想着掙錢,你在哪兒花錢你這輩子都很舒服的。
那麼為什麼有人執意覺得在美國花錢更爽呢?大概是因為美國的房價特别有吸引力,确切的說是别墅。
國内因為限墅令,這個産品本身就很少。而在美國,是非常普及的。
所以美國的别墅就顯得很便宜,很多海外大V是按照下面這樣給你做對比的。
在美國,如果你1000萬買到一套别墅,那麼在中國差不多同等城市,差不多的地段裡,你要花2000萬,才能買到和美國那套别墅的建築體差不多面積的排屋,外加一個很小很小的院子。
這什麼概念?普及下。
别墅的建築體,就像一個點,圓心,比如落地面積100平,套内面積200平。那麼圍繞這個圓心畫一個圓,這個圓裡面都是你家的院子,這就叫别墅,放在國内叫獨棟。
而國内的排屋,是有鄰居的,聯排中間套的意思是說有左右鄰居,邊套是說隻有左鄰居,或者隻有右鄰居。
你看到了,在美國,1000萬你買到了一個圓,在中國,2000萬,你買到了一個圓心,有鄰居的圓心,外加一點點院子,大概幾十平到一百不等。
這就是很多大V給你描述的對比,聽起來美國很有吸引力。
因為1000萬嘛,好像踮起腳,也能夠得着,你開始進入唐頓莊園,至少也是個大宅門的幻想模式了。
醒醒,我來給你講一下那些海外大V沒說的部分。
國内的房子,就兩部分,購房以及物業。美國的房子也分兩部分,購房成本和持有成本。
這個持有成本在美國包含四部分,房産稅,包括房産附加稅之類的;房屋保險;社區管理費;房屋維修費。
房産稅很簡單,差不多相當于你70年内,再付2000萬。也就是說,每70年,都把房子重新買一遍。
我們目前來說,除了個别城市,是沒有這個費用的。有人說土地70年使用,問題是,有70到期的案例,他們沒有補多少錢。
起碼跟美國每70年把房子重新買一遍相比,我們現階段基本上等于沒有持有成本。
那麼另外幾個方面,房屋保險。
美國的别墅是木頭的,基本都是,什麼飓風,水災,地震,火災,都要靠買保險。美國軍隊是維持治安的,不會管你。所以如果你沒有買保險,隔壁買了保險,救火隊就會給他家滅火,然後眼睜睜看着你家化為灰燼。
這很美國。
社區管理費此前上過熱搜,一個華裔媽媽,因為欠了幾萬美金,回頭自己房子被拍賣了,她不肯挪窩,結果一群警察沖進來,和她發生了沖突,最後她被擊斃了。
這個跟我們的物業是不同的,人家是有權拍賣你房子的,如果你敢拖欠費用。
而且他們的物業費太貴了,我問過在紐約工作生活的前同事,真的是啥也不幹,還收很高的費用。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人工實在是太昂貴了。
最後是房屋維護費用,比方說你們家的綠化。
咱們默認理解小區裡的綠化是包含在物業費裡的,物業雇人去修剪公共綠化帶。但是在美國住别墅,他們的物業費是物業管理費。
什麼意思呢?就是盯着你,看看你有沒有維護好你們家别墅周圍的綠化。比如你們家草坪黃了,給你開罰單。
那麼綠化要多少錢呢?看你怎麼做。
花園有很多種做法,像美國那麼大的一片地,你要修園林那就是無底洞,比你買房子還貴很正常。
最便宜的就是你去買上幾百塊的草籽,把地翻一番,反正有點綠就行了,一片雜草。
你覺得這種居住體驗是你想要的麼?
我們城市裡的小區是用圍牆圍起來的,門口有保安,有物業中心,取快遞的,超市,理發,水果蔬菜蛋糕店,小區門面房應該都具備。小區内通常都有幼兒園。
附近有小學,中學,綜合體,走路能到地鐵口,開車半小時内能到三甲醫院。
我們的房産中介介紹樓盤的時候都是這樣給你講的,如果啥都不具備,跟你說,就是花園很大,一片野草都是你的,沿馬路,不是沿小區内部馬路,是沿外面的大馬路,誰想跟你家門前經過都可以,如果你想去超市,自己開車去沃爾瑪。這種别墅在國内你會買嗎?
如果這種你都買,為什麼不買城中村農居點呢?農居點也有圍牆呀,也有超市小店。
或者直接在城郊和農民簽70年合同好了,你把他家的宅基地連同耕地都租了。你一次性給他1000萬,以後每年給他交房産稅,物業管理費。
那村民開心死了,他絕對把他祖傳八代的種地技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你,以後他們家地你來種,他進城,你來當農民。
其實很多事情說穿了很簡單的,你動動腦筋想想嘛。有塊地能幹啥,有塊地你就能變唐頓麼?
城郊哪個農民沒有地?為啥都想着搞農家樂,出租自家房子?因為要賺錢的呀。
我一直說,人類是一種活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生物。
老移民給你編織美國夢的時候,他們已經想清楚了,自己怎麼賺錢,怎麼通過兜售美式生活來賺錢。
問題是,你想清楚了麼?
如果你隻是跟着兜售美式農家樂,我覺得你挺聰明的,起碼你學會了怎麼把銀子從别人兜裡掏出來。
如果你才是為美式農家樂最後買單的那個人,那我就真的不明白你圖啥了。
這道理很簡單,就像小保姆找蘇大強,總得有點好處呀,否則呢?真去圖他老?圖他不洗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